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体会感言 正文

 

越基层 越深入 越生活——记者感言

 


  何苏鸣:半年前,背着铺盖行囊,作为入职新人,我一路向南到丽水,开始了基层锻炼的生活。这期间,写过不少亲历报道,但在我心里,这半年都是在经历一场亲历,亲历生活。作为一个刚入行的年轻记者,这样下基层、接地气的经历,让我明白,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真正感知生活;也只有真正到大山深处行走,才能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远,路有多长。

  林上军:一个小年轻,一个城市的美容师,为了城市整洁,把自己20岁至30岁的金色年华奉献给一座弹丸小岛,每天与垃圾、臭气、蚊蝇打交道,奉献海岛环卫事业。而且当他获得诸多荣誉时,不浮躁,仍然尽心尽责地履行着一个环卫工人的职责。现在,当这座岛上将矗立垃圾焚烧电厂,他今后前途未卜时,他仍旧很坦然。这种品格、精神在现时确实是非常难能可贵。

  陆遥:脚走基层易,心驻基层难。我们在手离鼠标、脚沾泥土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触及到人民的生活,倾听他们的诉求。写过了亲历报道,才知道作为旁观者的视角和真正参与到其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悟。真正的亲历,是基于观察、了解和尝试了各种艰难之后才能得到的本真。亲历,才能相融,才能真诚,才能写出时代的真实。

  王玉宝:其实我有些后悔,因为那一次亲历中,我本可以采集出更鲜活更草根更原生态的作品,但我匆忙间迷糊间就这样擦肩而过。想说的是,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是对记者业务能力很好的考验和锻炼,属于“基础工程”。但走基层,必须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吃苦的心、耐得住寂寞的心,这样,即便面对一个个朴实无华的人生,也能写出精彩。否则,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啥意义?

  杨丽:去年,我在淳安县瑶山乡幸福村给村民当代办;今年,我去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向师傅学艺做笛子。
  有人“嘲笑”我:“哇,你去的地方都好土喔。”“土”嘛?我不觉得。我觉得好踏实。
  越土,说明越基层;越基层,说明越深入。我在一种与城市迥异的陌生的生态中体验着追寻、体验的快意。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都是乡土的儿女。
  我们向那片土地索取得太多,回馈得太少。
  是到了转身的时候了。

  童颖骏:鄞州人民医院急诊室医生刘勇去年夏天最得意的事,就是把本报采写的亲历链接地址挂在QQ签名上。回访中,他告诉记者,最近印象深刻的病例是,8名青年男女在密闭空间吃炭烤火锅,结果4女1男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头晕、恶心、胸闷、呕吐。“幸亏发现得早,及时得到救治。”刘勇说,看过太多生命边缘的悲欢离合,恳请各位读者朋友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