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联系点特荐 正文

 

新昌回山镇高湾村村民的生活样本调查

 

 

  样本2:

  姓名:赵昌贵,58岁,儿子、儿媳、女儿都在新昌打工,老伴今年患了骨质增生不能从事很重的体力劳动,今年年底,儿媳也要生孙儿了。

赵昌贵和他的贡菊田

  今年收入情况:

  茶叶:10000元。今年早茶上市的时候,赵昌贵和老伴,儿媳、女儿轮流来帮忙,白天采茶晚上烘炒凌晨挑去市场卖,几乎日夜无休地干了近半个月,这才有了这1万的茶叶收入。

  贡菊:50000元。作为高湾村最早开始种贡菊的农户,去年贡菊的好销量让赵昌贵今年种了4亩贡菊。“好的贡菊一亩可以有300斤产量,我今年的亩产可以有200斤,明年我也要争取达到300斤。”

  白术:35000元。已经种了几年白术的赵昌贵直感叹:种白术的成本越来越高了。1角一株的白术苗,500元一亩的化肥、100元一亩的除草剂、200元一亩的农药,一亩白术的种植成本就要1000元左右。“希望今年的价格能好点。”

  西瓜:8000元。

  年收入:10000+50000+35000+8000=103000元

  支出:由于儿子女儿都成家立业了,今年各种作物长势也都不错,“去年是7、8万,今年能有10万,我估计能有6万的存款。”10万的收入,6万的存款,赵昌贵的收入在高湾村属于“高收入人群”,在种田的农民里应该属于最高的了。

村长赵志应

  “看天吃饭”越来越成“看钱吃饭”

  高湾村,典型的浙江农村。在记者走基层的3天不到的时间,村里4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都出去打工了,种田太辛苦,钱也少。”高湾村村长赵志应原来是做工地上的泥水匠,8年前当选为高湾村的村长,带着老婆儿子在村里搞新农村建设。

  记者走基层所住的地方,就是赵村长刚整修好的农家乐——两层楼房上面是客房,下面是吃饭的包厢。“我想发展农家乐,现在村道边都种了花草,村口要竖一块‘高湾欢迎你’的大石头,让城里人都到高湾来玩。”下午,赵村长的儿子和几个村民一起在村口拌水泥,挥汗如雨。

  这里将是百果园,四季都有水果可以采摘;那边池塘养了不少白天鹅、灰天鹅,以后好整成天鹅园;挖得弯弯曲曲的是要建农民公园,建成啥样?赵村长笑着不回答。

在建的村民公园

  “对于回山这样的镇,发展新农村其实也有难处。农业为主的收入结构导致村里、镇里的财政收入本来就不多。像高湾这样的新农村示范点,不少项目是村长垫资建造的。”一方面是农民辛苦耕作也并不十分富裕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希望越建越好留住农民的新农村建设。钱,始终是困扰回山镇副镇长李攀的一大课题。

  春天采茶夏天割茭白,自从去年费了很大力气引进了贡菊品种,回山镇镇长章俊就想着怎么把这个“很赚钱”的项目尽快地推广给农民,“今年准备弄个贡菊推介会,让客商知道我们回山不仅茭白好,贡菊也好;同时也让农民知道,种贡菊赚钱。”

  钱是一个风向标,决定了农民的走向。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一方面是期待见识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是对农业“看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担心。想要农村能留住农民,农民增收是主要任务。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