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图片新闻 正文

 

杭州马拉松赛 一场幸福的生活秀

 

这是一场2.3万人参加的全民狂欢,上至71岁老人,下至9个月大孩子
这是一场300多个家庭的大聚会,也是637对情侣的“爱情跑道”

 

  这是一场人气最旺的马拉松。昨天早上8点整,“2011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鸣枪起跑,参与此次比赛的选手共有2.3万人,创造了历届杭州马拉松参赛人数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国际马拉松增设了迷你马拉松家庭跑、情侣跑等适合普通市民参与的特色项目,吸引了很多老人和孩子。还有时尚的Cosplay化妆组,也出现在赛事现场。

  才9个月大的孩子来参与比赛了,71岁高龄的老人也来全程跑了。300多个家庭,637对情侣在现场欢乐秀、恩爱秀。

  不少市民的感受是:与其说这是场国际马拉松赛,不如说是一个不分国界、不分男女老少的全民狂欢节。

  9个月大男孩全家总动员

  才9个月大的男孩小尹尹,算得上这次马拉松比赛场上最小的参赛选手了,他的编号是90093。

  小尹尹的爸爸妈妈,都是杭州求是教育集团的老师,爸爸教科学,妈妈教语文。

  说起来,爸爸妈妈的职业与体育也没有任何关系,但平时的业余生活离不开运动。

  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打篮球是个好手。妈妈体格结实,运动起来也非常灵活,喜欢打羽毛球。

  或许是遗传了父母的运动基因,小尹尹天生好动,整天不停地在地上滚来滚去,五六个月时就学会爬了,而且越爬越快。妈妈总是开玩笑说:“这家伙,肯定得了多动症。”

  正是基于孩子喜欢运动,爸爸想法设法给孩子创造运动的机会。

  这不,2011杭州国际马拉松赛要开赛了,爸爸从学校得知情况后,与孩子妈妈一合计,就决定带儿子一起参赛。

  昨天一早六点多钟,小家伙似乎觉察到了什么,早早就醒来了。睁开眼睛,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看到妈妈起床准备早饭,他也坐了起来。

  早饭过后,一家三口来到黄龙体育中心,与学校其他老师和同学汇合,并按组委会指示,在待跑区等候。

  8点钟准时鸣枪起跑,他们拉开了一条横幅,浩浩荡荡往前跑,小尹尹首当其冲。不过,他是坐在童车里被爸爸妈妈推着跑的,小家伙手里还拿着一面小红旗,不时左右摇摆,似乎在给爸妈还有自己加油助威。

  不知不觉,比赛已跑到一半。因他们参加的是家庭跑,全程仅1.2公里,用时15分钟就到了终点——黄龙体育中心西门。

  非常出奇,小家伙感觉到车子停下来后,开始乐了,大概是在表达胜利的喜悦吧!

  通过这样的比赛,爸妈的收获颇多。“虽距离不长,但跑完后心情特别舒畅,原本人一到午后就会很累很困,准备要好好睡一觉的,可今天吃过中午饭后,一点睡意都没有,神清气爽。”孩子爸爸说。

  71岁老人邵全法跑完全程

  如果说,小尹尹仅是一个坐在手推车上的马拉松参与者,那么,不仅跑完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且时间控制在5小时以内的71岁老人邵全法,则应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的创造者了。

  或许你看到“奇迹”两字,感觉有点不够分量,别着急,当听完了邵全法的故事,你肯定会伸出大拇指。

  邵全法来自北京,他曾在中国航天城工作。提到航天城,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那里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邵全法是用“白加黑、五加二”来形容的,即便是单位安排的疗养,自己也几乎没有去享受过。

  所以,工作时候,他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好好锻炼身体。

  2006年,也就是65岁那年,这位教授级的航天专家退休了。

  除了给自己的老年生活找点乐子之外,邵全法还这样来定位自己的长跑运动:“我们做航天工作,遇到过无数的困难,但航天人从来不给政府添麻烦,有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我退休了,明显感觉身体每况愈下。为了强健体格,尽量少生毛病,同样也是不给政府增加负担,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让给最需要的人。”

  长跑,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毅力。自2006年第一次长跑开始,邵全法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坚持下来。

  从那以后,在国内,不管哪里组织马拉松赛事,他都会报名参加。也正因为他的年龄太大,还曾多次被一些地方的组委会拒绝,包括杭州。大概3年前,杭州就提出过邵全法年龄太大,担心途中会出现意外。

  不过,他拿出了历年来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证书,证明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而且每年甚至每个月都要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最后,组委会破例让他参加赛事。

  至今,邵全法已参加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大约40次,而且都是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

  昨天,邵全法的成绩不是非常理想,跑了4小时51分。主要原因是,对杭州这次的路线不是很熟悉,上坡下坡的发力不均衡,对体力的分配不合理。不过,就这个成绩来看,对于一个71岁的老人来说已不错了,只是与前几次成绩相比有些下降。

  邵全法对这次组委会的安排非常满意,不管是途中设置的保障点,还是交通的管制措施,他认为都很好。尤其是杭州的环境,邵老更是赞叹有加,他把此次比赛称为“最满意的一次”。

  邵全法还提出一点希望: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特别快。职业病,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一些年轻人,所以,他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长跑行列中来。这样,不仅对身体好,也能在运动过程中找到乐趣。

 [1] [2] 下一页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包敦远 实习生 赵倩琳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