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突出五个“真” 深化“走转改”

 

——浙报集团认真学习贯彻刘云山部长重要批示精神

      近段时间以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对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

      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一份题为《浙江创新载体 推动“走转改”持续深入》的材料上批示:“浙江日报做得很好,记者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推动有关方面积极解决,受到老百姓欢迎。”9月14日,中宣部新闻局在《新闻阅评》中以“让党报更加可亲可近可信——浙江日报积极开展‘走转改’气象一新”为题,对浙江日报的做法给予赞赏。

      浙报集团党委在学习中认为,刘云山部长的重要批示揭示了“走转改”活动的本质要求,即通过活动促使广大采编人员既改进自身作风、文风,又在基层发现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尽力推动有关部门解决这些问题,让百姓真正受惠。这一批示精神,为我们巩固前一阶段活动成效、深化下一阶段活动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根据刘云山部长的重要批示精神,浙报集团各媒体把深化“走转改”活动与进一步实施新闻创新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五个“真”,即“下真功、求真知、动真情、讲真话、办真事”。下真功,就是采编人员要真正深下去、沉下去,拜群众为师,向百姓学习;求真知,就是采编人员要善于在走基层中发现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感受群众诉求,并挖掘生产生活第一线的闪光典型;动真情,就是采编人员要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切身体会百姓困难,主动帮助他们实现人生梦想;讲真话,就是采编人员要切实改变文风,杜绝大话、假话、套话,写出让群众信服、喜爱的新闻报道;办真事,就是采编人员在把报纸、网站办好的同时,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来办,力所能及地整合各方面力量为群众解决难题。

      近期,浙报集团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集团编委会确定选题,带头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组织并参与采写一组有分量的报道。  

      根据要求,集团编委会全体成员都已完成带队下基层蹲点调研任务。

      总编辑李丹带队赴安吉山区,进农家蹲点,与农民和村干部促膝谈心,调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副总编辑陆熙带队走访诸暨市大唐镇众多制袜企业,实地调查浙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的机遇和困难;副总编辑徐峻带队访杭州、嘉兴、慈溪等地企业,把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升级换代的过程;副总编辑冯卫民带队走访宁波城乡经济实体,摸索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副总编辑俞文明赴德清经济薄弱村,调查薄弱村村干部工作状态;副总编辑张燕带队下嵊泗海岛,了解基层医改进展;编委来永祥赴温岭渔村,与渔民一起探讨渔业生产在海洋经济大发展中的转型机遇;编委李良走进龙泉凤阳山保护区,寻找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编委李杲到丽水的省地质七大队蹲点,深入挖掘这一创先争优典型的闪光点;编委周咏南赴宁波、舟山偏远地区,采访全国电力系统先进典型江小金事迹;编委周少华赴磐安等欠发达地区,亲身感受了贫寒农家的生活艰辛;编委周天晓来到杭嘉湖基层文化单位,发现文化建设中的创新之处。

      目前,编委会成员带队蹲点调研已经陆续产生了一批成果,以深度报道、系列调研报告和人物通讯等各种形式见诸报端。

      在编委会的示范带动下,到10月末,集团各媒体上千名采编人员以蹲点调研、亲历体验等各种方式参与了“走转改”活动。

      二是广大采编人员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在基层发现问题,尽力而为地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问题。

      9月,浙报集团推出“集团传媒文化周”活动。浙江日报各部门和20多家子报子刊倾心投入,全体采编人员参与其中,以“在您身边,为您服务”为主题,为读者奉献了一场新闻惠民活动的盛宴,活动规模刷新了集团往年同类活动纪录。活动共推出了32场不同内容的惠民服务项目,覆盖全省主要县市,还拓展至新疆等省外地区。各媒体、各部门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了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丰富活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开放式平台,让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直接与读者沟通交流,让更多优势资源流向需要帮助的群众。

      活动中,一支支小分队来到记者基层联系点,筹建乡村小学图书馆、为山区贫困生免费送营养午餐、送书下乡建“农家书屋”、为民工兄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山区农民摄影……各项活动服务读者少则上百人次,多则上千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上万名群众从中受惠。

      通过开展互动活动,不仅起到了服务群众的效用,还产生一大批来自基层、反映群众真情实感的报道,丰富活跃了各媒体的版面(网页)。

      目前,集团各媒体共建立基层联系点近1200个,遍布全省各地,涉及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浙报集团在富阳新沙岛建设大型“三农”实践基地——“快乐公社”。10月21日,集团下属10余家媒体与“快乐公社”所在地富阳东洲街道新沙村15家农户结成对子,设立基层联系点,将组织采编人员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三农”实践活动,在农村学习培训,与村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在同农民交朋友中增进感情,增加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各媒体还根据自身定位,创设一批“走转改”载体,为民解忧,为民服务。钱江晚报着力打造“走转改”重点版面《帮周刊》,组建以记者、政府部门、律师及互助民众为主体“钱报帮帮团”,版面内容包括 “帮办”反馈信息、省纠风办联动板块、政策解读、疑难问答等。今日早报继续做好财经类调查专栏“财经第一线”。通过深入一线的采访和亲身体会,关注在经济转型升级下,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正在经历的困惑、正在进行的探索。浙江在线于9月下旬推出《深入基层进农家 浙江农村面面观》专题调研。每个独立调查都将制作成网络小专题发表,在浙江在线首页显著位置推出。浙江法制报开设《执法为民体验进行时》栏目,全体采编人员全面体验我省政法各部门的各个岗位和警种,跟着基层执法人员巡逻、破案、审判、调解,推动平安创建活动。美术报打造“美术报名家工作室”,依托名家资源,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贴身的师徒传承。浙江老年报通过 “社区直通车”专栏,了解老年实情和需求,反映老年民生和呼声,让健康服务进社区,老年文化漾基层。《浙商》杂志、《淘宝天下》杂志、《共产党员》杂志、《新闻实践》杂志等专业刊物继续在本刊物重要版面、重要位置,重点策划包装并推出一批以民生为主题的名牌专栏。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