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丽水日报社认真研究部署,按照部门分工,对学习教育、建立基础联系点、开设专栏、开展扶贫结对和新闻扶贫、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等各个环节努力探索一些适合自己的做法。
近年来,丽水日报社策划的活动每年不断,以活动引导记者有序下基层,形成下基层的习惯。今年春节后,丽水日报总编辑丁子洋带头,报社派出16名记者,分组深入9县(市、区),打了一场“新春基层行”的漂亮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后,报社进一步通过基层联系点、挂职锻炼、定点帮扶等制度持续不断地推动记者、编辑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采访。9月中旬以来,报社已经统一组织蹲点体验采访活动,组织16名采编人员赴社区、乡镇、企业、工厂、学校等基层一线岗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最真实的劳动生活,拉近新闻媒体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增进新闻工作者与基层群众的感情。每天发回大量报道,在一、二版集中刊登,截至目前,已超过百篇。
典型报道是媒体的重头戏,无不下大力气做好,因为这也是记者下基层出好作品的最好时机。7月21日,松阳17岁女孩叶霄雯两进火场、勇救两人的事迹刚刚传出来,丽水日报立即派出两位记者赶往事发现场。当记者赶到松阳县西屏镇市口村叶霄雯的临时住所时,时间已经接近傍晚6点。记者顾不上吃饭,在各路主流媒体中,第一个找到叶霄雯。从18点到21点半左右,开始了紧急而又连轴转的采访,并连夜赶出一篇4000多字的稿件见报。从7月23日直到8月初,两位记者先后推出《“最美姑娘”当之无愧》、《大火成了“最美姑娘”成人礼》《最美姑娘的“感恩日记”》《“最美姑娘”快要有新家了!》等一系列稿件。通过连续报道,使丽水“最美姑娘”的事迹传向全国。
为使记者“走基层”常态化,丽水日报社修订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定凡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写的新闻达到认定质量的,都有奖励。报社同时规定,报社编委会成员、各部门主任每年要深入两个以上联系点调研,编辑记者每人建立1-3个基层联系点。这段时间来共有16名记者同时在基层蹲点,每个记者对应两个点以上。这次的集中下基层采访,原本还缺乏线索和采访经验,对新闻采访和写作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年轻记者,通过深入基层,掌握了不少素材和线索,每天发回稿件,看着自己的稿件能很快上版面,而且普遍反映较好,信心得到了增强,同时,对其他记者也产生了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