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反映民声民情 推动政府工作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走转改”报道亮点评析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着力在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倾听民声,力推“窗口”单位为民服务

      今年夏天,《宁波日报》记者在深入基层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宁波有的窗口单位推出“取消午间休息”的便民措施,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但同时也发现,众多的窗口办事单位由于午间休息,给市民群众办事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一现象,《宁波日报》以“窗口单位午间便民服务行动”为重点,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舆论监督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系列报道。7月18日,《宁波日报》在头版刊发了《同是午休时间,群众办事“两重天”》的报道,一方面反映取消午休的窗口单位方便群众办事,受到市民欢迎;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车管所等午间午休的窗口单位给办事群众带来诸多不便。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来电来信表达自己的看法。《宁波日报》因势利导,推出“午休时间窗口单位该如何便民服务”大讨论,并公布了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微博,让广大市民群众参与讨论,反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窗口单位办事的经历与感受,畅谈他们对窗口单位取消午休的想法和建议。7月20日,报道中提到的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车管所等窗口单位作出积极回应,推出了午间便民服务举措。《宁波日报》及时跟进,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发起新闻公益行动,鼓励窗口单位加入“午间便民服务行动”中来。全市窗口单位纷纷响应,加入午间便民服务。目前,全市主要办事窗口全部推出了“午间便民服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暨军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二、关注民生,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当前城市管理出现不少的难题,如宁波各小学和幼儿园门口高峰时段车堵人挤小朋友安全,是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原因之一是有些家长在校园周边临时停车后再接送孩子进出校园。对这一难题媒体不仅发挥报道作用,而且发挥动员作用,推动难题的破解。四月中旬,《宁波晚报》记者在走基层中得知,市机关二幼和海曙区交警大队试行了一项志愿者服务行动: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不用下车,车一到园门附近,就有志愿者上来接孩子入园。这不仅解决了小朋友安全问题,也缓解交通高峰时段的压力。为此,《宁波晚报》独家推出纪实报道后,就策划为推广“护苗队”模式进行舆论动员。《宁波晚报》主动与海曙交警大队、海曙区教育局、海曙各幼儿园和小学沟通,迅速将“护苗队”模式推广到5所幼儿园。《家长希望“护苗队”遍地开花》、《83名志愿者揽下一学期“护苗”任务》等连续报道步步推进,使“护苗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截至上学期末,海曙区已有8所幼儿园、7所小学开展了“护苗队”志愿者服务活动。《宁波晚报》趁热打铁,及时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文明办等部门联系,不久,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护苗队”的做法。

      三、注重结合,努力把主题报道做得出新出彩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当前开展的重要主题报道结合,努力把主题报道做得出彩出新、做得让老百姓喜欢看。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实施“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六个加快”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宁波日报》紧扣这些主题,推出了“一线见闻”、“破难在一线”和“来自‘六个加快记者基层联系点’的报道”等栏目。

      “破难在一线”系列报道,着眼于破解融资难、土地瓶颈等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难题。该系列报道分为破解融资难、用地难、技术难、人才难等若干个主题。报道采用“具体事例+评说”的组合报道,以现场见闻形式报道一事一例,突出来自基层的生动典型,评说由主管部门负责人由点及面讲述面上的破难总体情况,力求点面结合,既有生动事例,又有深度。第一组破解融资难已刊出了《800万授信解了燃眉之急》等6篇报道。第二组破解用地难刊出了《引进一台设备腾空800平方米厂房》等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来自‘六个加快记者基层联系点’的报道”栏目,以蹲点调研的形式记录各地各部门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先后推出了《一场资本与项目的“相亲会”》、《他们频频刷新世界纪录》等报道,有力地推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开展。

      四、为党分忧,积极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为百姓解难,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为此,《宁波日报》于2004年12月1日创办了《城市帮办》,每周一版,专门为市民群众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事、委曲事、难办事。七年来《城市帮办》策划、组织、参与了一系列爱心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活动有:“寻找阳光孩子”大型助困活动、“爱心互助式结对助学”活动、“慈惠童心”爱心助医工程、“外来务工子女E时代特别救助”活动、“自闭儿童特别救助”活动等。栏目开办以来,《城市帮办》独立募集爱心款已超过1500万元,共救助贫困学生400余人,资助病贫特困家庭挽回100余位亲人的生命,使40多个饱受疾病折磨的家庭重拾平安和幸福。

      在热心读者的支持下,2005年3月,《城市帮办》组建了宁波市首个媒体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站及时为每一位志愿者提供帮扶对象,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如今已拥有助孤 、助学、助残、助老、义修等8支由爱心读者组成的帮办志愿者小分队,已累计服务市民2万余人次。

      “帮办”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慈惠童心”活动荣获浙江省慈善奖,成为全国的一个爱心品牌,“阳光孩子”、“互助助学”、“脐血救儿——宁波市民与坚强妈妈爱心大接力”等公益活动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有的还走进了央视专题。2008年,《城市帮办》获得宁波市新闻名专栏称号。帮办志愿服务站年年被评为宁波市先进志愿服务站,还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志愿服务集体。

      下一步,《宁波日报》将把《城市帮办》专版改为《帮办》周刊,由每周一版增加为每周四版。同时,充实采编力量,加强《帮办》与新闻联动,不断增强影响力。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