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报道声势强劲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连日来,杭州文广集团广播电视各媒体精心策划,抽调精兵强将深入一线挖掘素材,在重要节目、重要时段开辟专栏、开设专题,宣传报道市委领导和各系统、各部门干部深入一线问民情、访企业、听建议、答疑惑、谋发展,努力营造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创先争优、真抓实干、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有力助推了“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顺利展开。
一、行动迅速声势强,开辟专栏进行持续报道。从2月20日起,我市开展“进村入企、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对此,集团高度重视,《杭州新闻联播》、《明珠新闻》、《89早新闻》等重点新闻栏目当天起便开辟专栏《进村入企 服务基层》,并设计了专用的题花、片头,在重要时段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及时、密集报道。专栏着重报道我市“联乡结村访万家”、“优化环境走千企”、“排查接访解百难”,以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等大走访活动。反映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聚民心,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一座座“连心桥”。全国“两会”期间,《杭州新闻联播》在保证完成大量时政报道任务的同时,坚持加强“进村入企”报道,基本保持每天有一篇播出。既有领导干部深入走访、了解民生的报道,也有普通党员干部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结合实际工作,为基层群众、企业排忧解难的侧记。
二、围绕中心显特色,注重细节记录鲜活事例。广电媒体以基层百姓的视角和民生化的语言,记录了“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中的鲜活事例,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反映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走访中的新作风、新气象。新闻报道上,一是注重挖掘细节,用侧记的手法报道市委主要领导的“进村入企”活动。用纪实的手法,大量记录了市领导进农舍倾听民情解民忧,进企业帮助出谋划策等生动的场景。如,黄坤明书记在富阳新登镇走访困难党员时,特意走进厨房和餐厅,察看伙食情况;邵占维市长在临安钱王铺村走访时帮村民修好缝纫机等。这些细节以小见大,较好地展现了我市领导干部心系群众冷暖的亲民爱民形象。二是注重挖掘典型,报道“进村入企”活动取得的实效。发掘各部门为群众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典型例子,先后播出了《市人才服务局:“进村入企”助发展 提供平台缓解“招工难”》、《市司法局:“进村入企”了解需求 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多部门专家进企业 把脉西湖电子未来发展》等系列报道。三是注重结合热点,关注为企业为农户送服务。结合当下春耕备耕的热点,宣传报道领导干部和农技人员走访田间地头,现场办公,想方设法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助推农业产业升级。播发了《全省春耕备耕“五送”服务月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富阳:干部进村跑田头 农民种粮有劲头》等稿件。
三、扎根基层转作风,发动记者建立基层联系点。结合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杭州新闻联播》、《明珠新闻》、《89早新闻》等栏目的记者建立了“进村入企”联系点70余个。各媒体结合记者分线的情况,跑科技和工业线的记者在杭城企业当中设立了联系点。当企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政策、融资、用工等方面,记者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领导。跑三农线的记者则在杭州的区、县(市)农村设立了农村联系点,及时反馈村民遇到的产品销路、医疗保障、打工就业等方面问题。为拉近和听众的距离,倾听最基层老百姓的呼声,杭州新闻广播《民情热线》今年开始陆续在桐庐、淳安、建德、富阳、临安五县(市)的乡、镇、村设立了“民情观察站”,除安排记者定时驻点采访外,还聘用当地村干部、基层群众为“民情观察员”,加强日常沟通交流。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也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同市纪委密切合作,重点关注一些农村或者弱势群体的投诉和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