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全国各地媒体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拓展途径走 丰富内涵转 创新形式改

各地媒体深入开展“走转改”

 

    当新闻记者化身乡镇干部——湖南省组织编辑记者赴基层挂职锻炼追踪

    通过基层挂职锻炼,长期进行深度报道的常乐坦言,自己看到了基层的另外一面,尤其是基层领导身上担负的责任与压力。“在基层工作太不容易了,这让我们记者得到了锻炼。”常乐说。

    采访中,不少基层锻炼记者表示,用记者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快速进入基层角色的“窍门”。《湖南日报》文化新闻编辑部的陈薇发现并解决了某小学长期经费、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长寿镇锻炼的《潇湘晨报》编辑马静动员乡镇干部开上了微博,带领工作人员在镇上所有十字路口划上了斑马线。

    几位记者说,除了日常分管的宣传、旅游、教育等具体工作,走访驻点乡镇、联系困难户、参与接访、撰写调研报告成了他们这段时间工作的常态。

    湖南省委副秘书长李发美说:“挂职记者发挥信息和资源的优势,帮助地方化解了一些困难,同时也使新闻工作者扎扎实实地得到一次基层教育。”

    据介绍,截止到今年5月,湖南省共计有148名编辑记者深入湘西、怀化、永州、邵阳、岳阳等市州实践锻炼。

    海峡都市报搭建“农家乐”平台解决农民销售难题

  “真没想到,4万多斤滞销的芦柑2个多小时就销售一空了。”在日前的海都农家乐爱心义卖活动中,福建顺昌果农老钟一家看着热销的场面,露出久违的笑容,“几个月来的难事解决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其实,受惠的农民何止老钟一家。自2011年10月,海峡都市报举办“海都农家乐”现场义卖活动,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至今已办16场,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1500多吨,受惠农民超过万家。

  由于地处偏僻,信息渠道较窄,福建省山区不少农产品面临滞销问题。此外,一些地方的特色农副产品,虽然卖得出去,却因受制于中间环节多,农民、消费者两头都不受益。碰上丰产价贱,农民卖得越多反而亏得越多。

  海都报记者在“走转改”过程中,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为农民解忧,打造全省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海都农家乐,让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走向市场。辛苦劳作的农民拓展了销路,多卖了钱,消费者也买到了更实惠的产品。

    “文艺小点”入民心 浙江嵊州“文艺走基层”走出文化惠民之路

   山村农舍为背景、晒场田野为舞台,一个主持人,两台摄像机,三五个工作人员,一台文艺节目就从演播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在素有“越剧之乡”浙江嵊州,这样的“文艺走基层”活动已达数十场、累计播出的相关电视综艺节目60余期,观看群众达到上万人,成为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文艺小点。”

    早在2009年1月,嵊州广播电视台就开始了“文艺走基层”活动的探索。作为嵊州市广播电视台电视的综艺品牌栏目,“文艺走基层”从一开始的不定期播出,逐步固定为每月一期的播出频率和每期50分钟左右的节目时长,节目创办以来,先后成功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创新意识的系列综艺活动,如“我秀我才”、“我爱背唐诗”、“我爱唱越剧”、“歌唱祖国”、“嵊州达人秀”、“广播电视与群众心连心”等大型电视系列综艺活动。

  “拓展途径走、丰富内涵转、创新形式改。”嵊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宇鸿说,以文艺的形式,走到基层去,“文艺走基层”从形式上拓展和丰富了“走”;参与组织文艺活动,不仅仅是就文艺而文艺,还在节目中穿插重要时政、惠农政策的宣传,某种角度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转”;而通过“文艺走基层”这种载体丰富电视荧屏,是为基层电视媒体创新形式的“改”。如今,“文艺走基层”作为嵊州广播电视台的一项常规活动,已“走”出了一条文化惠民之路,并深深“走”进群众心里。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