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走转改” 致力“三贴近”
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丽水市市级媒体和各县(市、区)新闻单位 扎实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今年在采编人员中广泛开展“进村入户察民情”大走访。取得了成效。
全市18个新闻单位34个刊播媒体,全部开设了记者走基层的专栏。每个单位、每位领导、每个记者都建立了基层联系点。
丽水日报社建立基层采访联系点,开展蹲点调研和深入采访活动。从报社领导到编人员开展走基层活动,75人每人建立1-2个基层联系点,蹲点采访。要闻版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反映走基层成果。要闻版(二版)继续做好“百姓热线”栏目的报道,关注民生,反映民情。经济社会专刊开始“魅力乡村边际行”栏目。
丽水日报社社长、总编、副总编等班子成员分批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活动。为联系乡遂昌县应村乡送温暖。《处州晚报》开设“走基层、访民情”栏目,为百姓解忧排难。丽水日报社完善相关机制,推动活动常态化。下基层采访情况将作为编辑记者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月度好稿评选、总编嘉奖、社长嘉奖、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考评、奖励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丽水日报》今年1至5月《走基层——来自一线的报道》栏目中的报道176篇,还有经济特刊《魅力乡村边际行》经济部的“新农村”,近期在一版开设的“《加快绿色崛起 促进科学跨越——“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栏目,已发稿30多篇。
处州晚报去年下半年以来,建立了“12345”基层联系点,包括全市9县(市、区)和丽水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10个乡镇(街道)、20个村、30个社区、40个企业、50个农户,通过蹲点实地采访、牵线搭桥等形式,建立起定期的走访、沟通、互动机制,充分挖掘联系点发生的新鲜事感人事,充分报道联系点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并积极帮助联系点出谋划策,推广品牌,招商引资,用新闻的力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处州晚报所有记者都安排了基层联系点,到目前为止,该报先后于2010年10月10日至25日,2011年年12月24日至30日,2012年5月15日至23日,先后三个时间段派驻记者蹲点调研采访。到目前为止,处州晚报已经先后派出80多人次到基层联系点蹲点采访调研,从总编辑到普通采编人员,均到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采访,晚报还专门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刊发600余篇新闻报道。2012年1月11日,处州晚报通过向社会征集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筹集到了一批爱心物资和款物,由晚报6位编委分组带队,前往基层联系点,给50户贫困户送去了年货和慰问金。
丽水网自去年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丽水网迅速行动,制定实施方案,网站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广大采编人员走村、进社区,入基层、听民声。推出了系列报道和活动,同时在网站开设专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见闻》、首页开辟报道专区。截止目前,共推出专题1个,专栏报道1个,相关系列活动6个,编发相关稿件400余篇。
丽水广播电视总台到5月底,各频道、频率已在丽水9县(市、区)建立了33个常年的基层联系点,采编人员下基层800多人次,播出相关新闻报道广播600余篇,电视380多篇,涌现了一大批鲜活生动、有温度、有感情的好作品。
今年4月25日,丽水广播电视总台总台党委书记、台长赵正发到舒桥乡调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乡政府主要领导、村民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舒桥乡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洁净乡村打造等问题。赵正发台长还实地走访蔡坑村等行政村,与当地村干部和农户深入交谈,了解民情民意。当天上午,总台《百姓热线》栏目还把直播间搭到了乡政府大院,在现场为当地百姓答疑解惑,受理问题。活动还邀请了市人民医院、96345市民服务中心、青田县农业、残联、体育等15个部门在现场为群众提供家电修理、看病、农业科技咨询等服务,并赠送了1000册图书、100只足球、8辆轮椅和价值45000元的健身器材,给当地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