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长兴传媒集团:创新思路不走寻常路

 

  这些年,长兴传媒集团不断探索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创新包括思路、内容、形式等方面,第一位是思路创新。

  一、“规定动作”也能出新出彩

  当我们把重大主题的报道任务布置给记者,记者的第一反应是太沉重严肃,脸孔是板着的,腔调是生硬的,架子是端着的。新闻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职业,需要宽松的氛围、活跃的思想、澎湃的激情。

  通常我们把重大主题报道视做“规定动作”,命题作文,报道成了对上交差,报道的实际效果、广大受众的反应怎样不予考虑。具体操作中,不调查研究,而是主题先行,然后按图索骥寻找案例来填充,这种新闻报道,很难出新出彩。

  策划年中经济报道是宣传单位的惯例,如何总结报道今年以来长兴产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在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新变化、新亮点,我们从细微处着手,从鲜活的案例着手,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产业发展报告》。每年7月是长兴葡萄集中上市季节,如何为葡农吆喝,提高长兴葡萄的知名度、美誉度,经过充分的实地调研,从“种植有方”、“营销有道”、“改变生活”三个方面对长兴葡萄产业发展进行解读。推出“小葡萄大产业”系列报道。这两组报道推出获得上下首肯和好评。推出这些报道,不是我们有多敏锐,只不过是遵循了从实际出发,来自实践采访和深入的思考。

  能不能搞好主题报道,我们提倡的一点是自觉。结合“走转改”活动,鼓励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农户家中,去基层最火热的现场去体验感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长兴有很多岭。那延绵起伏的山岭里有祖辈们辛苦劳作改变生活的身影;古马茶道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传说。长兴的山山岭岭,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而这些需要我们去挖掘,记者们深入大山,艰辛采访,自创本土文化新系列“走进记忆中的那道岭”,揭开尘封往事,述说当代新生活。

  二、负面报道正面做

  很多说法经常使用张口就来,但我们未必对这些提法形成了统一的、科学严谨的定义。比如事故和灾难报道,如果你一味搜奇猎异,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寻求感官刺激,就可能激化矛盾、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对社会的警示意义,或者探求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破解之道,挖掘真善美的人性之光,那么就可能产生正面效果。舆论监督,同样有可能成为重大主题,其核心在于是否真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城市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街头巷尾、公园小区等,常常看到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不尽善尽美的现状。如果简单的进行舆论监督报道,相关的部门不一定能接受,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一定会高。我们前期深入调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广大市民一起寻找解决途径和办法,推出系列报道“献上一计出份力、我让城市更美丽”系列报道。报道推出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共鸣,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三、突发事件做出厚度

  重大主题报道,有的是可以预知的,比如党代会、两会、经贸洽谈会,可以提前策划、组织。有一些是突发的,怎样才能切合大局、找准重点、避免细碎重复,在提供资讯的同时,怎样才能做出思想性和感染力,怎样才能做出独家内涵?临近暑假,有关学生溺水事故的新闻又开始多了起来。为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保障学生安全,以外地学生溺水事故为切入点推出关注长兴“黑水塘”系列报道,以此警戒,别让溺水再伤了孩子。记者回访去年出过事的黑水塘,有一些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报道一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为此各界献计献策,整治“黑水塘”。这组报道以典型事件为起点,由点及面,做热做实,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提升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四、民生话题做出深度

  民生新闻深度转型目的就是要把民生新闻做厚、做深、做广,力争从中拎出重大主题。

  在长兴有个好心的高阿姨,千方百计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不能及的帮助,为此高阿姨付出了很多很多,她的善举经过民生记者的挖掘报道后,感动了许多人,有很多爱心人士加入她的爱心帮扶团队中。我们及时跟进推出系列报道《身边的感动》,而后推出“长兴榜样”评选,成功评选推出了一批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弘扬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是受到病患称道的张群英院长,还是热心创建、为城市文明进步挑刺的楼老伯;无论是割肝救夫演绎相濡以沫传奇的普通农妇严根妹,还是激情创业,以引领产业方向为己任的风云浙商张天任……在人们的眼里,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长兴人。一个能够永远唱响英雄精神礼赞的地方,一定拥有奋勇前行的鲜明导向和强劲动力。昭示着长兴人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用榜样的力量感动人激励人感召人。

  (湖州市记协供稿)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长兴传媒集团 白洪鑫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