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独立的第三方视角为企业打开另一方天地
2012年的冬季如约而至,浙江的外贸企业已经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作为外贸风向标之一,与上一届广交会相比,刚结束的本届广交会受到了各地新闻界的关注——采购商和与会人数及成交额双双下滑,下滑幅度均超10%,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不少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营压力大。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则让人迷惑:9月杭州进出口额同比下降4.84%,降幅创今年新高;受圣诞订单及国内稳定外需政策逐渐发力等因素的影响,9月出口额逆势反弹;外贸企业频频出险,欧洲、北美洲成报损最集中地区。
“全球经济复苏将是缓慢、疲软的,欧债危机将持续对外贸企业产生影响。”杭州市外经贸局对外贸易处处长祝建新认为,目前全球性的衰退尚未结束,经济前景仍存在下行风险,外贸企业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还有很多。为助力浙江外贸企业转型、走出困境,帮企业经营者解读心中对经济局势的疑惑,做好政府主管机构与企业、市场间的桥梁,每日商报品牌栏目、浙江省新闻名栏目18创富特于近期推出《外贸迷局》特别报道。
聆听市场的真实声音
2012年,浙江外贸企业最关键的一年。在十月底宁波举行的一次大型国内展会上,18创富的记者带回了这样一则信息——众多的外贸代工企业有所转变,都是带着自有品牌来参会的,目的性很明确,寻找国内市场。
这引起了18创富每一位采编人员的关注。来自杭州市外经贸局、杭州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也格外引人关注,2012年,这也许是杭州对外贸易最为关键的一年,在经济迷局中如何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找到新市场,成了很多外贸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读这场外贸迷局,18创富很快明确了报道方向,并开始组织采访。一线记者奔赴拉美峰会、森博会,采访广交会参会企业及政府官员,远程连线国际展会公司拿到第一手调查数据,贴身采访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很快,一组8个版的调查报道《外贸迷局》出炉,赢得了读者好评。
解读数据 又绝不依赖数据
为了让外贸企业更深入地了解外贸现状,18创富记者远程连线了正在广交会现场的杭州市外经贸局对外贸易处处长祝建新,从他那里拿到了最新的外贸数据,同时让他对这组忧喜参半的数据进行了专业解读。
对外贸企业来说,这些数据和解读能帮助他们化解心中对经济局势的疑惑,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浙江信保营业部累计受理杭州地区报损8950.55万美元,同比增长23.84%。为此,18创富记者特地采访了浙江信保营业部,以第三方视角对目前报损最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主要的报损原因等进行了深入解答,并对企业如何防范风险给出建议。
然而准确的数据始终比不过企业家对外贸的切身感受。 为此18创富记者还联系了环球资源,这个平台最近对我国的506家供应商进行了调研,这样的一份调查报告,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解答了他们的压力来自哪里?对什么行业感兴趣?想开拓哪些市场?
走进一线,倾听外贸出口企业的真实声音
解读外贸形势,企业是最有发言权的。为了从不同角度进行客观报道,18创富记者深入基层,寻找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通过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规划,对外贸迷局进行形象的解读。
服装行业在杭州外贸出口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这几年服装加工厂的日子并不好过,倒闭的倒闭,转行的转行。18创富记者专门选取了三家典型代表企业进行采访,其中杭州华浩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了分散外贸风险,选择了进口和出口两头并进,杭州万事利进出口有限公司则选择了转型,从盲目出口转向专注婴童出口,并开始打造品牌进军国内市场;还有一家服装企业则选择了转行,退出了服装市场。这三家企业对于外贸市场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大多数外贸企业的选择,而转行还是转型也是目前外贸企业面对的一道选择题。
当然,要找到这三家典型样本并不容易,因为当时正赶上广交会,所以打十个电话,有一家企业能接受采访已经是非常难得,尤其是在采访那家转行的服装企业时,负责人并不愿多说自己的失败经历,但18创富记者没有放弃,通过记者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企业家的信任。
为了了解企业最关注哪些新兴市场,18创富记者还分批前往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义乌森博会,采访了那些希望开拓新兴市场的企业,找到采访主线,结合同类企业的真实声音来客观描述了外贸企业眼下的纠结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