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绍兴日报三组“最美”报道感动全城

 

    在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中,《绍兴日报》积极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发现和报道体现风尚文明的“最美”人物,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特别在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短短5天时间里,在头版和二、三版等显著版面接连报道了三组“最美”人物事迹,让全城为之感动。
11月29日头版《外地人救起绍兴落水老汉 绍兴人救起外地落水女孩——两位“最美清洁工”水乡传佳话》。报道了两起发生在绍兴县柯岩街道见义勇为的事迹。11月26日在阮三村,重庆人徐薯贵救起了落水的绍兴老人;11月19日在路南村,绍兴人钱天龙救起了落水的湖南女孩。

    11月30日七版《车子撞了聋哑小学生的脚 她“尾随”到学校致歉担责——这个阿姨的举动让大家感觉好温暖》。报道了一位银行职员开车不小心碰到聋哑小学生的脚,学生自称“不痛,不要”,且选择了离开。但当事人选择了跟随学生到学校,向她的老师说明情况、致歉,且留下手机号码,说万一学生有事可找她赔偿,还特意买了一双新鞋子赔偿。

    12月2日头版头条《绍兴县一花季少女意外身亡——大爱父母替女儿捐器官救五人》。报道了一位鲁迅中学15岁少女带着爱和关怀离开了人世。她的父母为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替她作了捐献器官的决定,将让两人重见光明、两人各拥有一个健康的肾、一人换上健康的肝脏。

    上述报道一经刊发,立即受到公众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来信来电、发微博,赞美这种凡人善举的“最美”事迹和精神。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在12月2日绍兴日报头版上,对《绍兴县一花季少女意外身亡——大爱父母替女儿捐器官救五人》作出批示:“孙宸和其父母崇高的博爱情怀令人感动。绍兴好人有好报,受人关爱,作出义举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要大力宣传。”

    对这三组“最美”人物事迹宣传,本报接连作了10余篇后续报道,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跟帖,对发生在绍兴这三件体现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善德懿行作了刊登。截至到12月6日晚上9点,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浙江在线、新浪网、搜狐网、和讯网等媒体上,转载、跟帖的信息有92805条,形成了较强的传播影响力。

    《绍兴日报》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重点抓了三个环节:

    一是要求记者深入基层发现和挖掘“最美”线索,无论是进社区、下乡村,还是参加各类活动,都要把打听各类好人好事作为一项必修课,有了线索及时向编辑部汇报,敲定内容后立即采访报道。像《两位“最美清洁工”水乡传佳话》就是记者在“走转改”中发现的典型。

   二是广泛征集“风尚绍兴”、发现“最美”报料,征集启事全年刊登,为发现宣传“最美”现象,提供了大量新鲜的素材。像《车子撞了聋哑小学生的脚 她“尾随”到学校致歉担责》,就是读者提供报料获得的新闻线索。

    三是加强策划,提高传播效果。一旦发现令人感动的题材,除了精心做好首篇报道外,对后续报道策划马上跟进,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丰富人物精神内涵,提升宣传教育意义。如《大爱父母替女儿捐器官救五人》,首篇报道放在头版头条,配发编辑点评,强化传播效果。以后几天继续在头版、二版刊发后续报道——《爱和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 5例移植手术昨全部成功完成》、《网友网上设纪念馆祭奠孙宸》、《众人含泪送别 大爱网上流传》、《大爱善举背后的平凡感恩》等,整组报道对弘扬“最美”精神、倡导风尚文明产生了极大的正能量,在绍兴城乡引起广泛反响。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朱振华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