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的作者——艾青更是家喻户晓。艾青的家乡在金华的东北角,一个叫做畈田蒋的村子。这里也是我作为村主任助理蹲点的地方。
2012年3月份,村主任给我发了聘书,从这一天起,我正式上岗了。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往村里跑的次数多了,认识的人也多了,也因为这样,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义务管理员蒋祥荣
畈田蒋最为人知晓的就是艾青,村里也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艾青故居、艾青纪念馆已经成为村里的标志性建筑。虽说这是个旅游景点,但平时来这里的人并不多,可即便这样,还是需要有人打理,有人给游客介绍。蒋祥荣是我在畈田蒋最早认识的人。他以前是这里的村干部,退休后,因为熟悉艾青故居,就主动把管理的活都给揽了下来,每天最早一个到这里,一待就是一天,最晚一个离开这里。
第一次见到老蒋的时候,觉得他特别害羞,不爱说话。可每当我们问起艾青的事来,他的话匣子就开了,只要他知道的故事他都会说给你听。给你说他收集来的艾青故事,给你说他们村里怎么去外面找资料。后来,每次去畈田蒋,我都先要去看一看老蒋,当老蒋知道我是村主任助理时,他看着我乐,就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干啊,小姑娘。”
虽说老蒋每天都在义务照看着艾青故居,可他也有自己的担忧,毕竟年纪大了,很多事都力不从心,即便有心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像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后继无人的问题。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了,村里留下来的都是中老年人和小孩,艾青故居谁来管?怎么管?我跟老蒋建议,可以在村里弄一个选拔“导游”的活动,在村里选导游,一来方便,二来老百姓对情况也熟悉些。没想到,上回去村里的时候,蒋祥荣高兴地说,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写导游词了,准备好好选一选村里的能人来当导游。
新畈田蒋人
这些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留在畈田蒋,特别是这两年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红火火,也使得村周边的厂子越开越多,也吸引了不少外来打工者在这里安家,湖南人李启运就是其中一个。他们一家7口人搬来畈田蒋生活已经有3年了,从不熟悉到现在真正融入到村子里。老李说,他们现在特别幸福,消费不高,打工就在村口,和老家比生活条件好多了。说起这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打心底的那份开心。打那以后,只要过节,我都会上老李家串门,端午送点心意,中秋送个月饼,和他们的关系又拉近了一步。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聊天中,我认识越来越多的畈田蒋人,让自己真正融入到了畈田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