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转改”活动中,我被婺城区箬阳乡聘任为琴坛村的村主任助理。在金华,箬阳乡有 “小西藏”之称,它距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是婺城区最偏远的山区乡了。我自从担任村主任助理以来,坚持每个月都到村里,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村里的村容村情,协助乡党委和政府在村里开展各项工作,倾听老乡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为琴坛的发展,尽自已一份绵薄之力。
建设琴南公路,做拆迁户工作
初到村里,正值修路。
据了解,正在建设的是琴南公路,起点就在箬阳乡的琴坛村,终点在南坑村。路虽说不长,但历时七年之久,乡里的书记都换了三任,路却没通。这条断头路给琴坛村及里面的群众前往乡政府办事以及小孩子上学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金卫忠表示,一定要做通农户工作,争取在今年年底打通公路。
我来到村里,得知乡里的工作组已经在村里呆了好几天了,正在做最后的三户拆迁户的工作,于是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起做起了拆迁户的工作。
箬阳乡身处大山的包围,山多地少,琴坛村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村里根本没有多余的地基用来安置这三户拆迁户。经过大量的沟通,得知三户拆迁户对政府的这项筑路工作从内心还是比较支持的,只是担心房屋拆了之后没了容身之所。工作组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多套方案,并对三户拆迁户逐一开展了工作。晓之以理,对他们进行政策法规的宣传;动之以情,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经过数日的工作,拆迁户最终签订了协议。
利用所学知识,提供法律咨询
得知我去年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对法律知识懂一点,村书记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也是村里的村民,遇到了些法律问题,问我能不能帮忙,我很乐意地接受了。
几天后,那位村民打电话跟我说,他与他的老婆感情不合离婚了,一审判决也下来了,但他对判决不服。一开始两个人协商就表示房子归他,而他需支付给对方二十万块钱作为补偿。协议签订后,他就把钱支付给了他老婆,可现在对方又问他要钱,而且法院还判了,需要支付这笔钱。我问他怎么会这样,他说当时给钱的时候什么字据都没有写过,以为钱付了就没事了。
我听完后建议他,不要纠结于一审的判决,关键是上诉期内,能到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收集一些对自已有利的证据材料,不然错过上诉期一审的判决就生效了。他听了觉得有道理,目前案子还处于二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