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钱江频道"宁波塌楼"事件报道拼速度 拼引导 拼后续

 

    2012年12月16日中午12点10分,宁波江东区徐戎三村一幢6层民居倒塌。钱江频道几大新闻栏目反应迅速,报道全面,引导有力,科学理性分析事故原因,回答社会关切的问题,有效疏解群众对“老旧危房”的恐慌情绪,很好地推动了事情的圆满善后。

    反应迅速  引导有力

    12月16日中午,塌楼事件发生,钱江频道《新闻速写》、《新闻007》两大新闻栏目联动派出三路记者,编成SNG直播小组,第一时间赶赴宁波。当晚就事故的救援进展情况在《新闻速写》、《范大姐帮忙》、《新闻007》和《九点半》四档栏目中滚动直播连线。

    同时三组记者彻夜守候,报道当地党委政府在救援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和以人为本的细节,记录消防、公安、武警20多个小时的救援过程和感人瞬间,包括事发第二天上午10时40分塌楼事故中一名女子被成功救出的画面。报道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融入突发事件的报道之中,充分挖掘事故救援中人性闪光之处,比如短消息《宁波“手套哥 徒手救援12小时”》、新闻专题《22小时的生死大救援》等,都传递了正能量。

    善始善终  做好做透

    对于媒体而言,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报道属常规动作,而后续追踪报道则凸显的是媒体的责任和素质。在宁波塌楼事件的报道中,钱江频道三组记者一直坚守阵地,报道善始善终。除了及时参与报道当地相关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传播权威信息外,还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报道的主题和重点,如受伤女子伤情的追踪报道《受伤女子已脱险,暂无截肢可能》;如对楼房住户生活状况的追踪报道《撤离户每人领到2000元补助,总记挂自己的家》,凸显的是浓浓的温情;如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妥为善后的追踪报道《宁波市住建委对“危旧差”房屋进行排查》、《反映危房信息明显增加,专家细说建筑年限》等等。

    理性分析  回答关切

    宁波塌楼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援。但就已知的信息而言,公众对事故发生原因存在诸多疑问,这些疑问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第一、造成塌楼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为何设计寿命为50年的房子,用了仅23年就倒塌?第二、曾在11年前进行加固,2年前又曾有居民向当地住建委提出危房申请,为何该楼房没有被当地有关部门纳入所谓的“完善的危房检测体系”?第三、居民在12月16日上午9点收到危房撤离通知单,而这张通知单的落款日期为什么是12月4号?钱江频道的三组记者没有简单回避这些问题,而是带着它们走访街道社区、宁波市住建委、以及房屋建筑方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等手段,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在事发第三天制作15分钟的新闻专题《宁波塌楼三问》在《新闻007》中播出,理性分析,回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抢占舆论高地。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拼速度 拼引导 拼后续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