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改文风 说真话 重民生——浙江卫视坚持新闻创新

 

    浙江卫视一直较好地坚持新闻立台理念,坚持新闻创新,今年的新闻节目由《浙江新闻联播》、《新闻直通车》、《新闻深一度》、《人文深呼吸》等栏目组成一个强大的新闻阵容,加上转播央视新闻联播和本台新闻的直播,每天新闻节目时长达到近3个小时。节目形式内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注意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树立问题意识,提升创新意识,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致力于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

    “走转改”进一步深化,文风有了明显改变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浙江卫视的新闻节目质量大有改进。新年开始,“走转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新闻节目内容形态有了大的改变。根据中宣部关于“不发一般性工作报道、不抄文件和领导讲话”的要求,卫视新闻节目今年以来做了大的改版。从今年一月份《浙江新闻联播》看,除当月下旬集中报道省“两会”以外,一般性的会议新闻和工作报道减少五成以上,头条新闻也不再都是惯例的领导活动,而很多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

    二是走基层开始进入常态化。从去年开始,浙江卫视走基层的频率和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新闻记者常年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今年以来这方面更是进入了常态。从《浙江新闻联播》一月份节目分析,反映基层的内容每天基本都在六成以上,记者在现场的播报占一半以上。如“关注春运”专题节目,记者都到车站、码头、机场,现场采访返乡大军、交通战线有关部门人员,亲自体验买票难、乘车苦,同时正面反映各部门为春运作出的努力,反映春节出行人员的心声,从提供信息、提醒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发挥媒体作用。

    三是走基层由面到点聚焦,集中关注一些深度新闻。对社会民生中的一些症结问题由一般的记录到深度介入,为基层实实在在地破难解忧。如每年的年关,外来务工者讨薪成了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浙江新闻联播》的专栏“走基层——来自蹲点一线的报道”,在春节到来前将此作为一个重要选题。如1月20日至23日,以农民工“黄禾生的讨薪路”为题,连续三天报道农民工黄禾生讨薪遇到的困难,记者在深入调查了解欠薪事件的来龙去脉后,通过与欠薪的公司、包工头和当地的建设局、劳动局等部门多次协商,终于解开了一个复杂的欠薪链条,为黄禾生讨回了工钱,让他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同时,以本台短评的形式,分析了造成欠薪的这一普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根治欠薪问题需要建立法律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等。

    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更加务实

    今年以来,浙江卫视新闻节目的一大创新和改变是,节目内容和时段重心更多地向民生倾斜。不论是综合新闻还是专题新闻,不论是动态新闻还是新闻评论,所涉及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民生息息相关。《浙江新闻联播》的“民生新观察”栏目,“紧盯民情民意,回应民生关切”,《新闻深一度》深度分析民生现象。这些节目通过记者现场采访、访谈、与观众互动讨论、专家分析、新闻当事人第一人称述说、案例调查、追踪报道、使用图表数据短信微博等,真实记录和深度解读民生。

    敢于直面问题说真话,舆论引导更加有力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新年伊始,浙江卫视新闻节目在这方面也有了新的作为。

    一是敢于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新闻话语权,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年以来,《浙江新闻联播》对近期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食品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有争议的公共话题、腐败问题等都不同程度地正面涉及,而且有深度调查,追寻事件真相,客观公正地回应关切,同时对社会情绪加以正面引导。对一些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如1月19日灵隐寺分发腊八粥,一些外地媒体上出现了抢粥发生踩踏事件的不实报道,《浙江新闻联播》用现场记录的真实镜头及时辟谣,澄清流言,并提醒公众不要轻信谣言,对社会舆论理性地引导。

    二是坚持客观报道,新闻更加公开透明。如省两会报道中,不回避代表委员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不仅报道成绩展示前景,而且报道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同时,用代表的吃住行、会风等细节,向公众展现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变化,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务实的两会。

    三是坚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新闻监督是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这一点,浙江卫视节目新年开始也加大了力度。对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公用事业单位等出现的不作为等问题,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等,不留情面地予以曝光,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大力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责任意识更强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扬“务实、守信、崇学、向上”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是媒体的重要责任。今年以来,浙江卫视新闻节目以“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为主题,继续大力宣传近年来我省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深入报道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引导人们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对浙江“道德高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月19日,在报道衢州一盲人按摩师生病不能继续工作,主动向顾客发出退款短信的感人事迹的同时,结合报道了近期发生在全省十个市、县的帮农民工订票、爱心助学、慈善济贫、志愿者下乡、帮扶残障人士等10个爱心故事。用更多地的镜头聚焦“最美浙江人”,宣扬他们的事迹,解读他们的精神,倡导社会以他们为榜样,为浙江的“精神富有”积聚更多的正能量。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寿燕成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