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在商言商宣传杭商 为经济春天铺洒阳光
每日商报如何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摇旗呐喊,为春天铺洒阳光?“在商言商,杭商在行动,商报记者走基层,”这就是每日商报筹划的报道思路。
春节刚过,每日商报就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基层,了解、采访了十多家杭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中遴选出那些计划早、行动快、见实效的典型杭商企业,根据素材,确定题目,在每日商报显著版面,以“一年之计在于春•杭商在行动(商报记者走基层)”为栏目,给予持续报道。
在华东医药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华东医药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约,一座新的医药生产基地即将在前进园区内破土开工。这是华东医药在2013年的第一桩大事。于是,商报做了《华东医药下沙生产基地 下半年动工预计一期可年产1000吨冬虫夏草菌粉》。2012年百令胶囊的销售总额达8个亿,预计到2013年,销售额很有希望突破10个亿。高销售需高产能做支撑,对华东医药来说,这时的拱墅区祥符桥生产基地有些“狭窄”。于是,华东医药集团瞄上了下沙。记者看到,新项目终于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园区找到了“归宿”,总投资20亿元,占地316亩,将成为华东医药规模最大,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基地。
今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雾霾,环境保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杭州对城市环境的保护治理有哪些举措?如何强化大气治理,探索建立灰霾天气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与控制污染源排放的决策系统相互结合,科学指导大气污染物排放分级控制措施,商报做了《杭州今年将推进“刷卡排污”,探索建立灰霾天预警机制》的报道。市环保局将从严控工业污染、强化机动车管理、减少工地扬尘、治理餐饮油烟、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
商报通过采访祐康高层了解到,《吃透年轻人的口味 祐康要做中国的“哈根达斯”》。尽管6、7、8月份才是冰激凌传统的销售旺季,但为了提前抢占市场,抢在早春提前发力,祐康早在去年7月就开始研发今年的新品,并在春节前开工生产冰激凌了。和往年相比,今年祐康把更多的研发精力放在了定位中高端的冰激凌新品上,尝试推出了全新的斯诺雪山冰激凌,欲把斯诺雪山打造成中国人的“哈根达斯”。为了让新产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祐康花大力气搜罗了世界各地的优质原料,比如澳大利亚的进口奶粉、美国的杏仁、巴西的咖啡、比利时的巧克力……
阿里集团的一举一动,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再过五个多月,杭州又将上演一出热热闹闹的“乾坤大挪移”——今年8月,阿里集团包括淘宝、天猫、一淘、聚划算等在内的一万多个员工,将集体搬家到西溪湿地附近、总占地面积为450亩的新办公园区。整个园区将设研发、客服、网站运营、销售、技术支持、伙伴孵化和培训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可以容纳员工15000余名。为此,商报做了《万名员工8月搬到淘宝城阿里集团今年打包上市?官方予以否认》的报道。
《养老、运动、探险、自驾游、创作、旅游……去乡村吧!今年推出14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镇镇通高速并优化城乡公交网络 村里的生活设施跟城里一样》这样告诉读者:未来,更多的人会对杭州乡村的山水迷恋不已、趋之若鹜,当乡村都能提供养老、运动、探险、自驾游、创作、旅游时,乡村将散发与西湖不同但足可比肩的魅力。
这一篇篇“杭商在行动”的报道,让读者看到了春天的明媚阳光,带来了春天的美好希望,同时也鞭策大家以实际行动,快马加鞭,为杭州建设出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