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日报:加强通报 服务企业百姓
萧山是重要的活禽和羽绒制品生产地,自发现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后,萧山日报高度关注,重点做好浙江疫情通报和为本地市民、羽绒企业搞好信息服务的报道,4月2日—9日,共刊发相关报道18篇、专版1个。
萧山日报先后及时编发新华社通稿《浙江省发现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等报道,重点报道浙江疫情。其中,对建德厨师洪某发病、治疗,以及转往萧山某医院治疗情况做了报道。告诉读者,与该患者密切接触者共125人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同时,对世卫组织发言人称“尚未发现有证据表明该疫情出现人际传播”“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H7N9禽流感疫情蔓延的风险较低”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报道,让市民和读者有一个正确认识。
为了安抚市民情绪,萧报从三个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一、及时通报萧山多管齐下,严控H7N9疫情的信息。作为重要的活禽和羽绒制品生产地,萧山从检验检疫、卫生防疫等多方面部署,全力以赴堵住H7N9禽流感入侵的源头,保障市民健康。区市场中心从4月3日开始,对16家下属国有农贸市场配发喷雾器、消毒药剂,每天对交易区消毒。对活禽、杀白从业人员发放口罩、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通过短信平台等形式,对会员单位发布防控信息,要求强化活禽进入市场的索证索票工作,没有检疫合格证的一律不得上市销售等。二、报道医疗部门的应对举措。如加强对各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12支现场应急处置机动队等2000余名重点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的早期识别以及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各大医院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排查;重点监控“发热症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开设发热门诊,进行统一的预检分诊,发热呼吸道首诊病人一律分诊到发热呼吸道门诊就诊。三是报道羽绒企业的防范工作。萧山出口羽绒及其制品企业的加工原材料来源于鸭鹅等禽类,萧山检验检疫局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出口羽毛绒及其制品企业做好羽毛绒生产加工过程的防疫工作,严格索证制度、消毒制度及隔离措施,确保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