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记者前曾经在国安部门工作过,我知道,境外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媒体的渗透,甚至是策反。党的十八大提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流媒体责无旁贷要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我个人认为,要实现每个记者“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需要正视主流媒体目前存在的两个阻碍。
一是传递正能量的载体首先要充满正能量。
坚决抵制有偿新闻,这是新闻界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不少媒体都存在,卖版面、承包栏目等比比皆是。
前段时间焦点访谈曝光一真记者打着综合记者站的牌子,招聘人员,发展成假记者,以采访为名,行敛财之实,联手坑蒙拐骗的现象绝对不是个案。
比如省级一家媒体党委书记在职工大会上公开表示:舆论监督报道如果文章见报,资源不要浪费……从此这家报社上到总编,下到记者,都习惯新闻稿件被“应急公关”,然后转化为经济效益。广告部业务员则打着记者旗号到处寻找被公关的“线索”;
去年底,偶遇一位多年未见的资深记者朋友,说自己目前正带着六名“手下”(都是记者)创收,一年上交报社的费用达8位数。报社与记者签订广告任务的也绝不是少数;
某电视台主持人,整天叫卖所谓的价廉物美商品,“叫卖式”的宣传,加上夸张的配音误导观众判断,实际上不少却是三无产品,负影响强烈。本报记者曾经也曝光过。
试想,这些不干净的版面、不干净的声音怎能传递正能量?
谁来监督媒体?谁来把媒体的权力关在笼子里?
二是传递正能量的人必须充满正能量
本人长期从事劳动维权采编,曾帮助过许多的劳动者。但记者同样也是劳动者,然而他们的权益却屡屡受到侵害。用人单位很多没有依法用工,逃避法律赋予的责任。比较突出的是劳务派遣问题,大量年轻的一线记者、编辑成为派遣工,完全不符合《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规定,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影响记者们的积极性、社会责任感。
试想,这些被劳务派遣的记者怎么可能在一个违法劳动环境中产生正能量,又怎么会心会甘情愿去传递正能量?他们连基本的归宿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