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应是客观的记录者,生动的诠释者,善意的提醒者和理性的建设者。
一、做有思想、有观点、有温度的新闻。
现代新闻早已经从单篇稿件时代进入了新闻运作时代,在报道基础上,媒体需要更深入挖掘新闻内涵,策划新闻行动,实践社会责任,有思想、有观点、有温度。
“瑞安老板悬赏20万元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事件发生后,我们推出了“污染河道随手拍”大型新闻行动,得到全省网友积极响应,陆续曝光了全省各地多处污染河道。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共征集到4000多幅河道污染图片,让人触目惊心。在播出稿件,依法整治,关停偷排企业之后,我们没有停止追踪。
正在进行的第二季活动中,我们和“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第一人”贾方义律师、来自韩国的DH-27生态水体治理专家,会同温州市环保局、水利局,对温州河道污染的现状进行一次民间普查,并选定一条河流,作为治污示范河长期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将来可以让环保局长、甚至市长很自愿地在河里游泳,还民众一个碧水蓝天。
二、放大身边最美,传递温情正能量。
今年春运期间,《浙江之声》发起了一件饱受大家质疑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挑战诚信底线的事情。做“温暖顺风车”活动的起因是因为一位听众严先生打进热线,诉说自己从杭州搭了一对寒风中等车的母女去绍兴的故事,引发了大家对于顺风车的热烈讨论。有人赞同,有人犹豫,说到底,是大家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产生怀疑,怕惹祸上身,怕好心办坏事,怕被人误以为是黄鱼车被运管抓,各种怕,在我们征求意见时,问题扑面而来。所以,活动筹备前期,《浙江之声》提前半个多月和运管、团省委、总工会沟通,为春运中买不到票、打不上车的归家人提供平台,送去温暖,同时以保险加协议的方式把风险降到最低,并全程记录每一次爱心的传递。
报名启动后,质疑声变少了,还有微博粉丝留言,“感谢温暖顺风车活动,浙江好温暖”!即便没有搭顺风车的需求,也会来电表达对温暖顺风车的赞赏,"温暖顺风车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通过微信、微博、电话报名三种形式,征集到的560多辆“温暖顺风车”搭人回家过年,有短途也有长途。在这个大家都小心翼翼,充满戒备的大迁徙中,我们建立起了100多人的“微信顺风车队”;我们全程跟踪报道了安吉的俞仲林师傅驱车600多公里送残疾人周雪辉回江西抚州老家的感人故事,这个事件也被2万多次的网友转发评论盛赞为“最美顺风车”,并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三、用坦诚还原本真,关注新闻事中人的需求
我曾经面对一个高考即将作弊者。这次采访,没有公开报道,却影响我至深。虽然他因为为我们提供报道素材而没有考上更好的学校,同时也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作弊,却失去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高考分数,但是他给我的来信让我意识到他的醒悟,以及我们这次采访如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从一个作弊者,变成一个帮助他人作弊者,他的人生已经迷失。他在信中说,我的坦诚,让他放下戒备,开始思考他的人生,不能在这样下去,我们的报道影响了一批和他一样遭遇的同龄人,一起反省被无知绑架了的青春。
我想,“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沉默不是因为不想说话,而是缺少可以包容他说话的环境,而媒体的责任就是营造这样一种更加善意美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