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一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途径。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在这个课题的探索与实践中,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是很值得梳理和可资借鉴的。为此,都市快报记者奔赴浙江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小城镇:嘉善姚庄、诸暨店口、温州龙港、慈溪周巷、东阳横店、义乌佛堂、宁波慈溪、奉化溪口等地,深入考察当地商业、金融、房产、车市、餐饮、现代农业、文化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经济生态情势,选取各地最具个性特色的经济现象作为报道切入口,从3月19日起,以每期两个版的篇幅,连续推出9期“下一站,小城镇”系列报道。
报道以微观视角表述和科学专业分析,生动诠释了城镇化给浙江村镇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展示了这个变化中蕴藏的活力与能量,有力地宣示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
深入解析当地经济生态,围绕“商机就是转机”做“转型升级”文章。
记者在各地的采访中,发现小城镇大多是围绕“商机就是转机”开始城镇化进程的。这其实就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必然体现,于是分门别类,对各地的“商机”作了深入考察、重点报道。
如《产电影的小镇有了第一家数字影院》,报道了东阳横店镇今年元旦开出第一家数字化影院,改变了横店人的生活轨迹,不用再赶到东阳、义乌等地看电影。同时影院的开张也为横店打造文化娱乐中心开了个好头,今年将在影院边上搭建一座戏台,专门为老年人定期举办婺剧表演。如《一半是堵车 一半是商机》,报道了慈溪周巷镇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消费呈现井喷,带动洗车店、汽修厂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如《房产大鳄杀进浙江小城镇》,报道了绿城房产布局温州瑞安、苍南、乐清等四五线市场,实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梦想。如《追逐舌尖上的小镇商机》和《小城镇商业蛋糕抢食记》,报道外地餐饮品牌在义乌佛堂和诸暨店口镇的激烈竞争,促使两地餐饮行业转型升级,使“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越来越近。
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诉求,注重微观视角表述。
这组系列报道注重用微观视角表述,来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诉求,从而展现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深刻变革。如《农民变市民 金老师一家的小城生活》,报道了嘉善姚庄71岁的退休村小老师金锦山一家五口,在当地推行“农民带地进城”户籍制度改革后迎来的崭新城市生活。如《三十年前洗脚进城 三十年里三易其房 一户农民家庭的住宅巨变》,通过39岁的龙港商人林广义的视角,从他的住房变迁过程,为温州农民实现城市梦作了生动的注脚。如《小镇爱血拼 一座小城开了两家购物中心》,以来自河南、已在诸暨店口镇打工13年的李云和为报道主角,围绕他的工作与生活,徐徐拉开一副小镇现代生活的动人画卷。这些报道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或家庭为案例,展现中国城镇化进程已经深刻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命运的生动态势。
理性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机遇和问题,提炼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
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带来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但同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加以克服的问题和困难。可喜的是,我省一些走在城镇化进程前列的小城镇在应对“机遇与问题”中,都进行了一些有成效的、值得肯定的、可供他人借鉴参考的成果和经验。
随着城镇化稳步推进,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业作业工人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这是经营着1200亩家庭农场的叶善根面临的挑战。在《开着大奔种菜 为速冻饺子做馅 一位家庭农场主的现代农业样本》中,报道如实地介绍了他面临的挑战,然后请专家帮助分析应对这些挑战的步骤和思路,这种问诊把脉式的理性分析,为浙江乡村密集涌现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也使得有些地方被“空壳村”、“土地抛荒”等问题所困扰,这组系列报道特别注重提炼消除这些困扰的实践经验和样本。如嘉兴率先于全国开始实行的“两分两换”制度: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融入城镇的积极性,成功地做到了“人进城、地不荒”。
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一部分农村人成为完全享有“同城待遇”的城市居民。报道介绍了诸暨店口镇的成功实践。该镇从2010年开始推行外来人口社会管理创新政策,在创业、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新店口人“同城待遇”,使这个原有6.3万人的小镇顺利地容纳了7万外来人口在当地安居乐业,同时也使自己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一个小型城市——生动地证明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只要措施和政策对路,“新市民”不是负担和压力,而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最具活力的动态资源。
城镇化自然要搞建设,建设需要资金,资金也常常是各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块大拦路石。报道介绍了温州龙港镇在搬除这块拦路石的实践之路。早在1984年,龙港镇就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农民自建城市”的独特模式起步,多年来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以市场为主导的户籍改革、强镇扩权的尝试,走出一条城市发展的“另类之路”,从30年前仅有6000人口的沿海渔村发展成为今天中等规模的城市。
浙江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实践和经验,对全国各地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启示和样本作用,不但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肯定,也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了浙江奉化、海盐等地近年来在经营现代农业方面的经验及成就。都市快报“下一站,小城镇”系列报道,就是对文件精神的一个生动演绎和贴近实际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