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体会感言 正文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要以变应变

 

——参加“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有感

    编者按:4月8日至12日,省记协在杭州举办“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级新闻单位的120余名媒体新进采编人员参加了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班学习和研讨,不仅增强了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而且学到了许多在原有媒体和岗位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本领。本刊选了10余位学员的培训心得刊登如下,相信对大家提升新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启示。

    培训班上,几乎每位老师都讲到了新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变革。这使我对传统媒体的应变之道有了新的认识。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最近央视新闻联播的结束语都要加上欢迎关注央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几句话。可以看出,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央媒已经放下身段在争取新媒体的受众。笔者在新浪微博搜索央视关键字发现,有200多个央视各个栏目的官方微博。而今年4月1日起,央视微信官方账号也正式上线,每天不仅推送文字图片新闻,还推出央视主持人语音播报。浙江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虽然时间不久,但在新浪、腾讯两大门户已有粉丝约20万之众。通过官方微博,主动介入、参与群众网络社区,听民意、说民生,回应群众关切,引导舆论。并在报纸专门开设微博版面,精选微博话题。

    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长跑赛终点发生了爆炸事故,传统媒体再次体现了它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纽约的微天下前方观察员称,爆炸案充分显示了社交媒体力量,普通民众发布大量现场照片,媒体官方账号分秒必争地更新,纸媒用网站滚动报道,电视媒体则迅速推出专家解读。

    为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正在悄悄的发生改变,越来越注重回归新闻本源,注重个性表达。最明显的是全国新闻单位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走转改“活动,采写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他们都把镜头、话筒对准了最基层的老百姓,替百姓发声。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推时下最流行的海采模式,从“你幸福吗,到我姓曾”。一些不加修饰、原汁原味的采访走上了新闻联播的屏幕,在微博的推波助澜下,成为当时最热的话题。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表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学会制造话题,搅动市场。而这个话题肯定是观众最爱看的、最关心的最容易引起讨论的话题,这种话题最终也是为了回归新闻本源服务。

    传统媒体应该利用自身优势,注重打造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实现新闻的深度开发,寓思想性和指导性于新闻性之中。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新闻定位明确。传统媒体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深化拓展挖掘信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又稀缺,稀缺是因为垃圾信息太多造成受众难以捕捉有用信息,传统媒体应该深化在深度报道、线索挖掘(例如微博爆料,记者取证采访)、信息求证上的优势。

    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存过程中,肯定是有竞争、有融合,最终各自找到自己的最佳定位,给受众提供各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永康广播电视台 赵文河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