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体会感言 正文

 

做一个有“心”的新闻工作者

 

——参加“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有感

    编者按:4月8日至12日,省记协在杭州举办“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级新闻单位的120余名媒体新进采编人员参加了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班学习和研讨,不仅增强了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而且学到了许多在原有媒体和岗位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本领。本刊选了10余位学员的培训心得刊登如下,相信对大家提升新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启示。

    短短几天的培训虽然不能让我的业务水平直接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此次培训让我真正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怎样做一个有“心”的新闻工作者。

    一是“用心”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记者在做报道时,要带着党性,传播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二是“留心”挖掘身边的新闻素材。记者的一个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有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新闻,时时有新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观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慢慢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基本素质。

    三是“虚心”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做了一年半的新闻采访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做新闻工作确实不容易,需要深入一线,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与各行各业打交道。傅拥军老师原本是学习驾驶技术的,没有经过专业的摄影培训,而今天他能不止一次地拿到世界级的摄影大奖,我想这靠的不是运气,背后一定花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引用李丹老师老师在培训时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奉行大学之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访万千人,吃万家饭,讲百姓事,永在路上,终身在学习,新鲜充盈的生活和工作。

    四是将“心”融入作品。作品由心而生,由情而成。只有用心了,观众才会和你产生共鸣。你投入多少的真诚,多少的情感,就会打动多少的观众。新闻不光是事件的真实,还有来自心灵的情感真实。养育大众情怀,关切人间苦难,呼唤友爱善心,改良世风民情,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影响得更深。

    五是花“心思”搞策划创新。我们在做好日常报道的同时,还要想着如何做好策划创新,在策划中倾注想法和态度。几年前杭州一场大雪之后,不少记者都跑去报道断桥残雪和市民玩雪的开心场面,傅拥军却在边上拍了一张亭子里几个年轻姑娘玩雪的照片。回来后他不按常规出牌,利用这张照片搞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策划:过年了,拍张照片寄思念。第二天照片见报后,热线暴增,不能回家过年的游子们纷纷打来电话,想要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给远方的亲人拜个年。同样的题材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就做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这些都是值得我一个新人好好学习的地方。

    六是给“心”充电,保持激情。每一位优秀前辈都将新闻事业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为了工作放弃了自己个人的休息时间,寒来暑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坚守,甚至不顾安危,跋山涉水,就为一张照片,一篇报道。向新闻前辈们学习这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取得成绩的时候,告诫自己,做好新闻仍然任重道远;在气馁的时候,鼓励自己,自己今天的微小付出加上身边每一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让这个世界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影视文化频道 高扬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