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体会感言 正文

 

“坚持”与“观察”

 

——参加“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有感

编者按:4月8日至12日,省记协在杭州举办“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级新闻单位的120余名媒体新进采编人员参加了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班学习和研讨,不仅增强了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而且学到了许多在原有媒体和岗位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本领。本刊选了10余位学员的培训心得刊登如下,相信对大家提升新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启示。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老师的讲课。傅老师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是“我是摄影师,擅长的不是讲话,请大家多包涵”。此后的一个小时,他果然没有高屋建瓴地分析理论谈技术,而是用幻灯机走马灯似地点开一张一张照片,述说每一张的拍摄故事。坐得满满当当的报告厅里,笑声和掌声从始至终都没断过。

    傅拥军老师是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者。回顾获奖作品“西湖边的一棵树”的创作经历,傅拥军认为自己胜在“坚持”与“观察”。“很多年前,我看到一个外国摄影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拍的一张西湖照片,里头有棵树,我很好奇地循着景去找它,没找着。当时我就想,我是不是也能拍一棵树,让后人也循着照片去找它呢?”

    从此,傅拥军迷上了西湖边一棵无名的桃树。这棵树花开花谢就像舞台的幕布,而树下各种各样活动的人成为了舞台中的主角。傅拥军站在同一个机位、对同一个场景连拍了六年的“剧照”,这棵树的每一次落叶凋零、抽枝发芽,都留在了他的镜头里,当照片积累到四位数时,他发现这些构图一般、用光一般、色彩一般的照片变得生动鲜活,如同有了生命。

    “这些照片最终赢得了荷赛奖,如我所愿,现在有很多人也按图索骥地去寻找这棵树。我想说,有意思的内容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大家太忙了,不愿意费心留意。”

    作为一名新进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女记者,或许摄影并不被列入我日常工作的范畴。但傅老师说的“坚持”与“观察”两个词语却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新闻素材就是在我们的身边。平时我们就可以学习理论政策,掌握社会动向,多方面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广泛积累资料,这样遇到采访的选题,就能立即对被采访的事、人的背景有个初步的认识。“小中见大”,更有利于我们捕捉到同样一个新闻事件的独特视角。

    一周的培训课程,启迪了我的思维,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也让我对新闻工作者有了全新的认识。新闻从来就不是一个安稳的工作,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要求我们政治素养要过硬、视野要开阔,知识面要广博,责任心要强、更要懂得不断地去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而老师们举的几个实例,比如《蝶舞鄞州满眼春》的报道,比如罗南英事件的系列片,都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写的东西要有时代特色,贴近生活,必须从平时做起,注重积累,多看多读,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以读者的视线,敏锐的观察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提高采访和写作的能力,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绍兴广电公共频道记者 韩菲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