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有感
编者按:4月8日至12日,省记协在杭州举办“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级新闻单位的120余名媒体新进采编人员参加了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班学习和研讨,不仅增强了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而且学到了许多在原有媒体和岗位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本领。本刊选了10余位学员的培训心得刊登如下,相信对大家提升新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启示。
回想五天的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几个词:“激情、正能量、职业道德”。记得当初选择广播电视新闻这个专业,是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追求,想着一旦从事这个职业,便能每天与不同人、事打交道,工作充满未知的新鲜感。现在真正接触媒体这个行业,成为一名记者,才两年不到的时间,却感到自己对新闻的激情不如往日,有时候也在想,是什么改变了自己,环境?还是自己?
舒中胜老师在讲课中重点提了“做新闻要有激情,专业主义的激情”。确实,保有这份激情,“专业主义”很重要。因为只有从专业出发,在专业中深入、创新,才会客观、真实、深入、多角度地报道,从而出好新闻,传播正能量。心无旁骛,做好工作自然会从中得到乐趣,对新闻充满激情。
从2012年起,“正能量”便常被大家提到,这一“热门词”如今成了新闻的指向标。江坪老师讲课说“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媒体人”,讲到“树立责任意识是传递正能量的基石,提升创新能力是传递正能量的途径,增强自身素质是传递正能量的根本。”作为一个新闻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因为影响的要负责的不只自己,还有广大受众。
对于当今媒体环境的变化,省广电集团副总编夏陈安给出了电视媒体的应变之道,“新闻、综艺、人文,三者相连、相融”。传播格局多元化,现在更从“消费体验”出发设计版面;回归新闻规律,真实性、时效性,一系列的“走转改”更具贴近性、互动性。领导活动越来越讲究“短新实”,民生新闻比重加大,以及群众本土化视角,提到在全国题材中寻找浙江关系,在浙江题材中寻找全国意义。这点对于我们外宣工作很有启发。
七堂讲课,九位老师,他们把自己在新闻工作上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达给我们,作为一名新闻行业的新人,我想我们有义务接过接力棒,带着他们的期盼、建议,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