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有感
编者按:4月8日至12日,省记协在杭州举办“做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级新闻单位的120余名媒体新进采编人员参加了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班学习和研讨,不仅增强了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而且学到了许多在原有媒体和岗位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本领。本刊选了10余位学员的培训心得刊登如下,相信对大家提升新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启示。
在结束了为期一周“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主题培训后,我深刻体会到当代广播人肩上的重任——传播新闻,输出价值观。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到岗位初期就应该明白,传播新闻就是要坚持真实,有效和及时三原则。在后来的工作与成长中,我渐渐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感远比这三原则要深刻的多。在拿起话筒的时候,我们就肩负着反映生活,讴歌时代的职责。
在培训期间,令我最有感触的是这样一则观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舆论引导,本就是媒体的责任。”作为一名传媒人,我们感受全媒时代的来临,是对当代广播人的考验。当我们拿起话筒发出时代的声音时,就成为了信息的把关人,良知的揭示人。对于信息的选择,我们应当选择具有价值的,反应人民最切身利益的,能引起社会关注的信息,进行传播与评论。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去回馈党和人民,是他们赋予我们拿起话筒的权利,我们在传播新闻的同时,要传播出比新闻事实还珍贵,重要的信息——那便是爱与正能量,阳光与温暖,美好与公正。
我们要心存崇敬之情,将每则新闻背后,所揭示的真情实感传达给听众。因为我们的角度与立场是代表了我们身后无数人民的心声,是代表了整个城市的主流价值。
作为一名时代的发声者,话筒就是我们的生命,在话筒前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要格外慎重。不要妄下评论,肆意发表个人观点。支撑我们观点成立的,必须是我们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对新闻有足够的了解,对当事人有心与心的沟通。有时候,一句话,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注重从心灵出发,用心与每个人交流,发觉事物与人物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这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应该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