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丽水:记者节的特殊“新闻发布会”

 

丽水日报社长、总编与普通员工面对面交流——记者节的特殊“新闻发布会”

    气氛不严肃紧张,更没有谨言慎言,只有直言不讳,坦率问答。在记者节这天即11月8日的下午,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在丽水日报社六楼会议室举行。

    新闻发布的主角是丽水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邢长勇和丽水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丁子洋。台下提问的“记者”,则是丽水日报社20多名新闻采编、广告经营人员代表。

    “今天是第十四十个记者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对于召开这样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 邢长勇在简短的开场白里说,一方面与大家同庆共贺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另一方面也是借这样一个平台,充分听取大家的对于新闻宣传、报业发展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共同为丽水日报社更好更快发展出谋划策。

    “现在我们单位有许多员工实行的是‘人事代理制’,在岗时的待遇跟有编制的员工一样,但退休后待遇却相差较大。请问社长,对于这批员工退休后的待遇问题,有什么考虑?能否也让他们在退休后感受到单位的关怀和温暖?”提问一开始,报社员工刘晓霞就拿过话筒,将一个“尖锐”问题抛了出来。

    “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也关注到了,而且今年4月份单位有一名‘人事代理制’员工刚刚退休,由于政策原因,退休待遇确实与在编人员有一定差距。经过报社双委的研究,当时我们从关爱退休老员工角度出发,给予这位员工一定额度的一次性补助,我想今后还是要将这样的做法坚持下去。”邢长勇并不回避,直截了当地说。 “同时,在我们的积极争取和市政府的关心下,市人力资源社保局正在开展关于“职业员工”制度的调研。如果这一“职业员工”政策能实施,丽水日报社将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今后有一部分‘人事代理制’员工在经过考试选拔程序后,退休时将享受‘在编员工’待遇,这将从制度上解决了广大‘人事代理制’员工们所关心的这一切身利益问题。”

    员工关心切身利益,更关心报社的人才队伍建设。王玲丽、张海丽等员工接着问:对于采编、经营以及印刷等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留住人才,报社领导有什么样的考虑和“高招”。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邢长勇诚恳地说,“人才特别重要,也是近几年来报社双委重点关注、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去年有员工提出要加强业务培训的建议后,今年我们将日报、晚报采编人员以及印刷厂员工送出去学习培训,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和支持,在提高业务素质、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今年经过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准,我们从单位员工中招录了一批骨干员工进入事业编制,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后,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坚持好的培训和学习制度以及员工招录政策,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引进,今年要尽早从高校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采编和经营一线中去。”

    对于人才流动和留住人才,邢长勇表示:“人才的合理流动不是坏事,但骨干和优秀员工流失过多,也对事业发展不利。为此,我主张‘感情留人’,作为党委书记,我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爱才之心、惜才如金、用才公正,是我的‘人才观’。我主张‘留人先留心’,我们也将继续创造更多展现才华的机遇和平台,让有才华、有理想的人在单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员工个人与报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关于纸质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问题,成为另一个热点话题。来自丽水日报社编辑部的洪盛勇就问道:如何让新闻报道更贴近读者需求,如何培养和扩大潜在的读者群?

    对此,邢长勇、丁子洋先后作了详尽诚恳的回答。他们说,面临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报纸媒体受到冲击、面对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担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传递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部署,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报道和弘扬主旋律;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新闻报道方式方法,特别要充分了解受众需求,强化新闻服务理念,将报道的重点放在读者关注的政策解读、社会热点引导、正能量弘扬等方面,让读者从报纸上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短短2个多小时内,共有9位一线采编、经营人员踊跃提问,提出的问题大到办报理念,小到办公室的电话机问题,邢长勇和丁子洋都给予了认真而详细的回答。诚恳的回答,真诚的交心,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在“新闻发布会”的最后,邢长勇现场读了一则记者节祝福短信,与全体报社同仁共勉:Today今天,第十四个记者节。将敬意与祝福,送给所有为守护真相、记录历史不懈努力的媒体朋友。社会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瞭望者的坚守;转型发展的中国,需要勇担道义的铁肩。向新闻从业者致敬,记者节快乐!

 

来源: 浙江省记协 作者: 丽水日报社 阮春生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