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浙江新闻联播》探索调查式报道

 

群策群力 多台联动  周密策划 合理分工

《浙江新闻联播》探索调查式报道

省市县三级协作新模式

    近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播出调查报道《东海的呼唤》,反映东海渔业资源严重匮乏,陷入“无鱼可捕”的窘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组报道,题材、手法都算不上很新,那么它的特色在哪里呢?它不仅汇集了大量有震撼力的新闻现场,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组报道浙江卫视没出一个记者,由1名编辑“掌舵”,6个沿海兄弟台联合拍摄完成,其中1个兄弟台的记者还参与了全程策划。

    一次大胆的尝试,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合作发展模式:调查式报道省市县三级联动新样态。在调查类报道中,引入兄弟台的“智囊”,周密策划、合理分工,充分发掘与巧用兄弟台的“智力”、“能力”。

    这样的合作方式,今后是否可以长期沿用?从《东海的呼唤》中,我们似乎摸到了一些门道。

    群策群力、周密策划,“基层”与“全局”擦出火花。

    新闻协作,是浙江卫视独有的、引以为傲的资源和优势。浙江卫视与全省90个县市区的兄弟台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说白了,也就是他们都想上“联播”。而联播编辑,就是实现兄弟台“上稿梦”的圆梦者。以往的约稿、策划都是自上而下式的,我们想想要做什么,然后定个角度,让兄弟台按我们的想法去拍。往往一个选题约下去,二三十个兄弟台一哄而上,但做出的东西大都千篇一律,拼的无非只是细节和画面质量。因为大家拍的东西都一样,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屡屡上不去者也难免会挫伤积极性,联播编辑和兄弟台的可创造性空间也不大,作品平平,得不到重视,大家也就没有成就感。尤其调查式报道,有时一些兄弟台也会做一些,但都各自为政,选题不同,做的也都停留于表面现象,难以达到“卫视联播”要求。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联播调查:东海的呼唤》报道中,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引入兄弟台的策划力量,然后有针对性地合理分工。兄弟台的特色就是更“基层”,更接地气,他们掌握全省每一个点上的情况。卫视编辑纵观全局,站得高、看得远,却缺乏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好的策划,就是要让“基层”与“全局”碰撞出火花。《东海的呼唤》前期策划由温岭台记者与卫视编辑一起起草,前者负责深挖当地渔业资源枯竭所面临的现状、现象以及方方面面的原因,后者去省海洋渔业局了解全局情况、并向其它几个沿海电视台收集相关资料。最终,“基层”与“全局”用了三个星期时间,通过N次QQ讨论、电话讨论,确定了共六篇的策划方案,方案细化到每篇从什么现象切入,集中反映什么问题。而后把方案一一发给三个沿海兄弟台,同时嘱咐大家“结构按策划来”,保证少做无用功,“情况按各自特色来”,确保新闻的真实鲜活而不是命题作文。

    最后,根据大家拍摄上来的实际情况,我们又用实践反过来指导当初的策划理论,去粗取精,将策划精简为三篇,然后由卫视编辑“掌勺”,一气呵成,炒出一盘扎实的、好吃的、观众爱吃的“鱼”。《联播调查:东海的呼唤(一):休渔期未到 数千渔船为何回港歇息?》、《联播调查:东海的呼唤(二):追寻鱼踪 东海是否真的没鱼了?》、《联播调查:东海的呼唤(三):东海为什么没鱼了?》三篇提问式调查报道播出后,连续三天成为“联播”收视率第一拉动值,深入的调查还引起了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高度关注,专门为此事召开记者通气会,证实我们的报道客观而及时,并对《东海的呼唤》系列报道给予肯定与表扬。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局也正在与卫视新闻中心洽谈,准备联合省委宣传部共同推出《拯救东海鱼仓,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报道,通过新闻行动和媒体力量,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东海渔业资源。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刘艳琼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