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体会感言 正文

 

赵倬:迟到两年的小结

 

    很荣幸,我又一次参加了省记协举办的“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媒体人”培训班。“又”,是因为说起来的巧合。2011年的某月,我作为新人参加了省记协在嘉兴举办的媒体新进人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培训班。这个培训班结束不久,我就作为浙江卫视新闻中心的“潜伏人员”借调到央视为《中央新闻联播》的发片量而努力奋斗去了,连培训结业后的小结都没来得及写。今年5月,我结束了在央视的潜伏期,没过多久,就再一次作为“新人”参加了在杭州的培训班。好在今年的主题应景且不纠结——正能量。而现在,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来写一份培训小结,连同两年前未交的作业,一起交上。

    两年前的自己和进台三年的自己有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年前我很认真地记下了培训课堂笔记,但一边机械地记,一边觉得没什么意思。今年,我同样很认真但却有选择地记笔记,一边记一边觉得收获好多,真有意思——

    “其实很简单,行动并坚持。”

    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的发言是唯一我没有做笔记,却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了一句话——“其实很简单,行动并坚持。”

    就像傅拥军老师自己所言,这句话除了摄影,可以应用到其他任何事情。于是,我就深深地记下了,当作我的新一个座右铭。

    又要讲到大谚语了:“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傅老师的话就是这个道理,新闻这件事,由许许多多系统工程构成,总有你懂和不懂的地方。比如我,经济新闻是我的一个大弱项,但因常常要跟央视经济部的大咖推荐浙江经济新闻,又专业又不容易懂的地方怎么办?我之前困扰的问题现在有了明确的答案——不断学!慢慢地一月、三月、一年下来,只要用心,那些困顿的地方就会明朗,不懂的地方就会变少,专业的知识就会变得简单。

    所以说,万事开头难,但跟开头一样难的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坚持”。

    脚踏实地——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大学毕业后,我接触了三年新闻。第一年,我使劲拿象牙塔里学到的系统知识往新闻现实中套,然后发现这个“装包”的过程着实生硬。第二年,我秉着尊重“新闻事实”的原则,完全依照事件发展流水账记录,然后发现这个账实在是索然无味。第三年,我终于明白大多数的新闻除了依照新闻事实外,最重要的是“借机”。比如借用场景的还原、借用道具、借用某一个时间节点和事件节点等等。而这样的小小领悟,在书中或机房里就很难摸索到,只有在脚踏实地的新闻实践中,才可以不断地“摸索-推翻”、“推翻-摸索”。 

    所以,借用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系列的宣传语——用脚步丈量土地,就是“脚踏实地”。

    人生需要格局

    两年前,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顺其自然,接受你遇见的人和事,接受跟你擦肩的人和事,接受保持,也接受改变。但慢慢地我发现,如果太顺其自然,就好像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泛舟,你不知道自己会去向哪里,或者当你想要到达某一个海岸时,才发现调船行驶要行进的航程那么长。所以近段时间,我一直在“顺其自然”和“把握争取”中纠结不定。直到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听到董传亮老师说的:“人生需要格局,人生需要设计”。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刻我好像突然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就是需要“三思而后行”的。顺其自然可以是心态,但不应该是描绘人生的方式,因为如果太自然了,人生就容易没有形状。

    对于新闻工作、新闻岗位、职业规划…应该都是一个道理了。再具体到每一篇报道,也需要一定的策划和设计,如此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我们想要表现的东西。

    所以,人生其实没有那么多纠结,也没有那么多需要辨识的真真假假,只是“需要格局”。

    去年的小结我没有交,除了工作上的客观原因,我想个人感触没有足够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的小结因为中间的几次临时出差所以写得很坎坷,但断断续续地我终于写完了。我深知已经赶不上规定交作业的时间,但我想着一定要写完,因为的确有感触,而这些即便浅显加断断续续的字,就是给自己“感触”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的前后两年心理变化的梳理和感受。

    培训班里的收获,用一个时隔两年重合在一起的稚嫩小结来折射——对于每一件事情,确认、行动、坚持、踏实、设计。

    我相信循着这条路,成功总会“在眼前”。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赵倬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