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浙江速递 正文

 

浙报集团全媒体协同做好抗台报道

 

浙江新闻战线抗台报道传递正能量

浙报集团:全媒体协同 多渠道呈现 快速度滚动

    台风“菲特”猛烈来袭,给我省造成严重灾情。浙报集团党委、编委会高度重视,在突发灾害来临的关键时刻,通过由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手机报等传播渠道协同而成的全媒体报道平台,实时滚动播报抗台讯息,有效传递正能量,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截止10月9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等集团主要媒体已陆续推出报纸专版50个,文字报道400余篇,图片300余张,视频20余个,微博、微信超过1600条,网络互动专题页面若干。浙江手机报也每天多次向百万用户发送防台短信。10月5日至9日,接受浙报集团各媒体各种传播形态辐射的读者、用户、网友等约5000万人次。

    采编人员中断休假,返岗就位

    台风“菲特”来袭之时,恰逢国庆长假,许多采编人员正在休假。10月4日,台风“菲特”可能登陆我省的预报传来,集团党委主要领导立即中断休假,就抗台报道作出部署,确定重点、规模及形态,要求集团各媒体第一时间调派力量组织报道。广大采编人员接到指令后,马上返岗就位,进入应急状态。10月5日,浙江日报即在头版启动台风“菲特”预警报道。10月6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在线等媒体记者分27路采访小分队,分赴浙东南抗台一线,及时发回当地最新情况:有的赶赴平阳,采访滞留乘客;有的采访玉环避灾点,与困难群众一起度过台风夜;有的全天候监控全省高速、铁路、民航、国省道、城市道路情况,24小时微博传递服务资讯,有的风雨中采访干部群众抢险救灾的感人场面。

    后方编辑部也紧急行动起来,保证全天24小时均有人员值班,与前方记者保持连线,及时编发最新消息。台风天,浙江日报编辑中心整晚灯火通明,社长高海浩、总编辑李丹亲自指导浙江日报版面编排、标题制作,指挥协调各媒体协同作战。

    全媒体协同互动,滚动播报

    运用全媒体手段将台风来袭的预警信息、各级党委政府防御准备的最新情况以及科学防台避险的服务性信息迅速传播出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本次浙报集团抗台报道的突破之处。

    10月5日起,浙报集团旗下的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形态的媒体紧密协同,形成全媒体发布平台,多渠道、快速度地对外发布台风“菲特”的最新情况。浙江日报法人微博坚持24小时实时更新,截止10月9日,不间断整合发布各类预警、服务、灾情信息等100余条,并于10月7日凌晨第一时间发布台风登陆消息。在与网民的频繁互动中,帮助转发各类救援求助、交通阻塞、电力停供等信息数十条。每天,浙报法人微博的转发数均达数千条,多个省内及国内知名媒体法人微博均在转发之列,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而这些微博互动情况,又成为第二天浙江日报纸质版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江晚报新媒体中心发布新媒体内容千余条(包括网页、图片等),并通过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及时定向推送,受到用户积极回应,总计评论转发数超过4万条,阅读量超过300万,网站新闻浏览量超过20万次。晚报“好摄之友”网站收到网友上传的数千张原创台风照片,这些图片被晚报纸质版大量采用,极大地丰富了报纸内容,增加了现场感。

    今日早报则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台风动态和交通服务信息,并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将所得互动线索,交由记者连线核实,为读者提供即时服务。

    10月5日,浙江在线在短时间内整合推出抗台专题——《强台风菲特突袭长假 浙江全力迎战》,发布《省气象局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严防“菲特”来袭》、《受菲特影响 28对动车停运部分沿海汽车停班》、《秋台风“菲特”性子烈,强度或赶超“海葵”》等多篇台风预警信息,为大众出行提供参考。自10月6日起,浙江在线推出浙报集团“菲特台风报道”的全媒体播报平台。大型网络专题《强台风菲特突袭 浙江全力防台抗涝》每天同步整合集团兄弟报纸抗台报道,使多渠道自采新闻得以最迅速最广泛最集中地呈现,将以往“报纸先发,网络后转”的传统新闻网站模式转型为网络首发的新媒体形式。如浙江日报法人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浙江在线微博及时转发,同时,编辑联系上该名浙报记者,拿到一手内容,整合成为稿件在浙江在线上滚动发布。这些全方位的台风动态,还通过浙江在线微信、浙江手机报等多渠道同步发布,引发网民关注。

    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关注民生

    浙报集团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学习贯彻中央及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成果有机运用到抗台报道中去,报道视角始终聚焦群众、对准民生,弘扬主流价值,传递正能量。

    浙江日报紧紧围绕抗台护民生主题,每天推出多个专版,大力宣传报道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灾和恢复重建的各项部署;及时发布台风带来的风情、雨情、水情,广泛介绍各类防台减灾知识,引导群众自我防护、科学自救;报道基层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团结互助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10月8日,头版还推出大特写《人民安危高于天——全省军民抗击强台风“菲特”纪实》,全景式地记录了各级干部和全省军民共同抗击台风的过程。浙江日报每天刊发一篇评论员文章,有力引导舆论。其中,《全力以赴抓救灾》一文鲜明提出“抢险救灾是当前最重要的中心工作,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最好检验。全力以赴抓好抢险救灾工作,重在以人为本。”

    此外,浙江日报还着重对抗台中迸发出的“正能量”加以强化传播。如10月8日打通版《杭城,在特大暴雨洗礼中》,通过10余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讲述了在风雨交加的白天黑夜里,在杭州各个角落,闪现着生活的光华:乡镇干部彻夜排查,交警时时坚守路面,志愿者奔赴四方,网友热心转发救助消息……10月9日,重点报道了余姚、杭州北苕溪流域和海宁等受灾较重地区军民共抗洪水内涝、守望相助的感人场景。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来自基层,他们只是城市中的普通一员,却在风雨中书写着平凡的伟大,细小的感动。

    钱江晚报则突出报道了灾区人民面对灾情乐观向上、积极自救的精神。如10月8日刊发的整版报道《土生土长的平阳小老板照旧做生意》,生动有趣,体现了台风多发地区百姓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日刊发的图片专版《大水中,生活依然继续》也集中呈现了来自灾区微博网友的自我调侃图片,展现了灾区群众的淡定和坚强。

    今日早报特别强调用故事及特写来加强报道的感染力。如10月6日,记者直击温州苍南一场半山腰的救援,狂风暴雨中救援人员如何紧急转移十余名独居老人。10月7日,刊发特写《深夜,一个老党员倒在了抗台路上》,报道了温州洞头县共产党员倪文林因协助转移群众光荣殉职的感人事迹,细节生动、描写细腻,版面处理突出,生动地还原了这位55岁老党员的人生轨迹。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