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走转改 > 体会感言 正文

 

林晔:媒体人的冷与暖

 

    四天短暂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想谈一谈此次培训后的内心感受:媒体人的冷和暖。

    报考大学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新闻学。上学时,我们一位新闻学老师很风趣的跟我们说,记者这个职业的收入特别“高”,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普通的工资性收入,他们还有另一种情感性收入,那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荣誉感,自豪感,这样一种是无法量化的正能量。

    但当理想的光照进现实,当我真正走上记者这一职业岗位后,我发现,无冕之王的光环似乎面临着褪色的威胁,其实这职业挺难。每天,要面对各色纷繁复杂的信息,究竟该如何取舍?在冷与暖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在这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我们作为主流媒体的专业记者又该做些什么呢? 我提醒自己,对未经验证的事实和数据,要有戒备。对任何不加探寻的结论和评论,也要戒备。我提醒自己,在新闻面前,做一个有贡献的建设者,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单纯地成为一句口号,只有带着责任感,做好每一个采访,写好每一篇稿件,拍好每一个镜头,编好每一期节目,才能真正传递出正能量。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媒体发展节奏在陡然间加快,媒体生存形态也发生了急剧变化,面对微博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巨大冲击,我们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在信息多元大爆炸的时代,媒体虽然部分失去对新闻源的掌控,但通过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形成有力的声音和观点,更能引导社会舆论。所以作为一个媒体人,应该有冷的特质,冷静面对,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要基于事实真相,要客观公正,保有记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诺贝尔奖获得者格鲁格曼有这样一句话,作为记者,永远要有温暖的心,冷静的脑,只有感受到冷的颤栗,才能知晓暖的可贵。在我看来,媒体人的暖指向的就是流动在你我之间的一股正能量,是你是我是他,是互相帮助互相前进的正能量。

    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我们记者不只是单纯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更要主动参与进社会各项事务之中。通过新闻报道,让更多人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珍爱身边的环境。

    是的,新闻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编辑技巧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人人都有麦克风让杂音更多,但我们不能心灰意冷,不能随波逐流,我们是新一代的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我们需要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进取,成为正能量的创造者和传导者。

 

来源: 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作者: 丽水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率 林晔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