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流价值表达 形式新颖 成效良好
——央视《开学第一课》成为中小学校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型电视活动《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这项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六年来,《开学第一课》以其新颖独特的节目形式,将主流价值观表达寓教于乐,赢得了社会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成为新学年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熏陶和启蒙教育的重要一课。
一、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开学第一课》从2008年创办起,每一年的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与当年的重大事件和时代背景相结合。比如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节目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总结了“守护生命的十大黄金法则”,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和口诀,教会孩子们应急避险的方法与常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延续了这一主题构建模式,以“中国梦”为依托,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通过“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三个篇章,选取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力求在平凡朴实之中凸显“中国梦”的真挚与力量,“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让孩子们从平凡人的故事中领悟到梦想的力量,给观众呈现了真实可触摸的“中国梦”。
二、节目走进家庭和课堂,成为中小学生开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发挥重要的启蒙作用。
《开学第一课》借助电视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在每年开学第一天播出,全国中小学生共同收看。这既是电视传播手段的创新,也是学校启蒙教育方式的创新。通过六年培养,《开学第一课》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节目和重要的教育活动。每次节目播出后,不少学校还会组织主题班会、交流观后感等,采取多种形式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进行延伸,在中小学生教育中发挥了重要启蒙作用,成为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开学之初的重要活动。有教育专家评论认为,它是为孩子们奉献的一堂别开生面的电视始业课,将对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节目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不同,《开学第一课》采取生动多样的形式进行呈现,采用了主题演讲、互动游戏、歌舞、魔术、虚拟技术等呈现方式和包装手段,将主流价值观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老师、家长们的欢迎。比如在今年《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节目中,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玩“神奇纸飞机”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其中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在充满趣味性的表演和游戏中理解追寻梦想与动力之间的关系:“有梦想就有动力”,启发孩子们对未来的渴望和想象力。
四、让公众人物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让普通人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节目每年都会选择一些孩子们喜爱的知名人物和普通人物,围绕当年的主题,从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进行讲述。
六年来先后邀请了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家彭丽媛,航天员杨利伟、王亚平、刘洋,科学家袁隆平,还有邓亚萍、姚明、于丹等知名人士。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演讲,为孩子们发挥鼓舞和榜样作用。同时还重点选择一些普通人物,今年挑选的六位主讲老师中有“最美舞者”廖智,在2008年汶川地震失去双腿,在今年芦山地震中成为第一批志愿者;还有哈尔滨加油站女工郑亚波,坚持十一年自学钢琴,手把手教会智障孩子弹钢琴。通过他们的追梦故事,向孩子们讲述梦想萌芽的美好、坚持梦想的艰辛、追求梦想的精彩,展现多个群体梦想的故事,也拉近了梦想跟每一个人的距离。
《开学第一课》经过多年打造,已经成为央视以教育为主题的电视活动的成功品牌。今年的活动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用一个个鲜活的梦想故事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鼓励青少年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树立理想、勇敢追梦,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主题突出,契合时代要求和青少年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