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实时新闻,报、网,不再是“你是你,我是我”的“远亲”关系,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骨肉相连,融合为一条完美的新闻内容流水线。
实时新闻网络版目前基本成形,以“时间轴”、“新闻地图”相结合的形式巧妙地体现了当日新闻的丰富性和整合力。新闻内页也于近日改版完毕,版式要素清晰,可读性增强。未来,将在版式语言上不断雕琢完善。
实时新闻报纸版以一个整版的容量见报。同样以“时间轴”为呈现形式,以精华版为采编思路,兼顾深度和信息量。
从当日的网络实时版,到第二日的报纸精华版,呈现了更为完整的新闻采编周期。
报网无缝对接的融合,一切还是起步。如何既做好网络报道,又做好报纸报道,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重视图片,图片的信息含金量大,以实时信息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是最适合网络阅读的实时播报;如现场要善于抓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可读性极强独立成稿的“快新闻”;如每一个“新闻坑”都必须是完整的,不能出现“烂尾”工程;尝试实时播报的新闻创新,悬念式、独立调查式、实验求证式等等,增加网络版新闻的含金量;视频拍摄要引入电视媒体的新闻主播模式,以弥补事件性新闻“马后炮”的尴尬……
有了实时新闻,团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你交稿我编稿的编辑部,而是一个用全媒体武装、分工明确、协同作战的“特种部队”。
团队合作上,建立实时新闻部QQ群、微信群。这两个公共平台就像是功能强大的指挥中心,兼顾随时随地联络沟通、前线和后台紧密对接、实时业务交流等作用。有了指挥中心,采访一线的记者好比拥有了有力的后援团。
分工协作上,热线组实时监控报料,通过“指挥中心”及时放料,并整合反馈;记者组通过值班制全速运转;网络编辑组负责后台响应,整合内容,经营实时新闻频道;报纸编辑组负责“再回炉”烹饪,呈现第二天的“精华版”。
在现有采编力量人手紧的情况下,中心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鼓励采编创新、鼓励多领域拓展。大家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准频道,积极尝试“文+摄+视频”的全媒体转型,互相磨合,积累经验。
相比于传统新闻,实时新闻是幸运的,因为数字化管理令它在短期内就能交出自己的“成长曲线”:
实时新闻部成立后,日均发稿20条左右,较成立前日均5条,有大幅提高;
实时新闻频道15天的点击量达246754,日均点击量达16450(3月份全月,其前身滚动新闻频道点击量320480,日均点击量10338);其中4月17日点击量达到41381,老牌新民网日均点击量在8万左右。
实时新闻频道15天浏览量为1003412,日均浏览量66894,每IP浏览率为4.07(全网站为2.114)。
现下,实时新闻频道点击量已达到杭报在线首页的两倍,浏览量是首页的3倍。
不管传媒的江湖如何风云变幻,我们坚信,有诚意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