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性国际传播 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北部湾之声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纪实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北部湾之声
北部湾之声策划组织的中越青年自行车友好之旅现场展示 北部湾之声供图
在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的理念指导下,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打造中国第一家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北部湾之声。经过近4年努力,北部湾之声已搭建形成广播(北部湾之声)、网络(北部湾在线)、杂志(《荷花》)三位一体的立体对外传播平台,利用广西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缘地域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与越南媒体的合作,在外宣工作上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一、搭建广播、网络、杂志三位一体的立体对外传播平台
1、与东盟媒体开展交流,节目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落地
从2012年2月6日开始,由北部湾之声组稿,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协助译播,每天在老挝万象FM93.0落地播出30分钟老挝语节目。
2013年9月2日,广西电台与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正式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仪式被纳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重大活动之一。北部湾之声成为与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签约合作的首家外国媒体。根据协议,两台将重点在节目的交换、人员互访交流和联合组织策划大型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
2011年3月起,在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每天播出60分钟《畅游中国》越南语节目、在越南之声及越南胡志明之声每周播出30分钟越南语节目;2012年12月起,与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实现人员交流机制常态化,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定期到北部湾之声进行交流学习。
自2010年起,北部湾之声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媒体合作开办《中国-东盟联播》节目,在上述东盟国家媒体累计播出100多期,每期时长半小时。
2、《荷花》杂志在越南成功发行
《荷花》是中国唯一一本面向越南发行的中越文期刊,由广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北部湾之声从2011年3月起全面承担起《荷花》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2012年9月,北部湾之声与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就合办《荷花》杂志签订了协议,《荷花》杂志终于在越南建立起正常、合法的发行渠道,这也是中越两国媒体首次以合作办刊的模式出版期刊。
3、组织策划大型外宣活动,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自2005年以来,由北部湾之声发起,中越两国媒体共同主办的“同唱友谊歌—— 中越歌曲演唱大赛”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2012年“同唱友谊歌”活动被中央外宣办列入中国“走出去精品工程”典型案例二十五强。
2011年12月,北部湾之声联合越南国家电视台举办了“中国越南电视桥友谊之约”文艺晚会,联合越南国家歌舞剧院组织《和平旋律》文艺晚会。仅2012年,北部湾之声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达43场。
4、加快新媒体建设,通过互联网提升外宣影响力
“北部湾在线”(BBRTV.COM)是由北部湾之声主办,面向东盟的外宣新闻网站,采用汉、英、越、泰、缅语等语言发布,全方位宣传报道介绍广西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体育、旅游和文化等内容,并制作面向东盟的多媒体节目,形成“北部湾在线”小语种系列节目产品,得到东盟国家网友的喜爱,每月来自东盟国家的独立IP访问量超过2万。
二、加强落地覆盖,助力国家对外传播能力建设
近年来,北部湾之声加强落地覆盖以及海上应急广播建设工作,助力国家对外传播能力建设。
1、加快边境总站的建设,完善边境覆盖
(1)目前,北部湾之声有15个调频频率有效覆盖越南广宁省大部、谅山省等地和中国东兴等12个边境口岸、中越边境1020公里边境线及北部湾12.9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覆盖人口超过一亿。
(2)加快北部湾之声凭祥工作站和东兴工作站建成。长期以来,越南国家电视台VTV1、VTV2、VTV3在越南芒街设10KW无线发射台,我东兴等边境城市无需天线即可清晰收看越南三台电视节目(场强都在70db左右);另越南之声广播节目(共有7个频率)不仅有效覆盖我边境,而且其FM101.0可达南宁。因此,北部湾之声于2012年4月和9月相继在凭祥和东兴建成工作站,利用北部湾之声越语译制能力,将北部湾之声节目制作和新闻报道正式前移至中越边境重要口岸。
2、加强海上应急广播建设,完善南中国海海上覆盖
(1)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在北部湾海域的岛、礁及钻井平台建立海上应急广播,搭建北部湾海上自动观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将南海分局的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网、南海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南海海洋信息系统和以“中国海监”船为主的执法管理系统(简称一网三系统)的建设,扩展为一网四系统,即增加信息发布系统。
(2)北部湾海上自动观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北部湾之声将开办全新一套海上应急广播信息发布新频率并开展项目的建设工作,利用钻井平台、海岛、航标灯灯基设立发射站点,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实现一岛一礁一平台的链条覆盖。
3、加强东盟各国落地覆盖
(1)增加在越南之声、越南胡志明之声、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每天落地播出的越南语节目。
(2)建立境外文化传媒公司。在越南成立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开办越南广宁台第二广播频率;与越南广宁广播电视台合办《荷花》杂志;负责中国电视剧、电影、音像制品、图书杂志等译制品在越南的发行工作。
(3)设立境外记者站。在越南广宁、泰国曼谷设站,并与国际台凯新(曼谷)站合作使节目落地国际台曼谷台等。
(4)与国际台合作,北部湾之声节目落地国际台老挝万象调频台、国际台泰国曼谷调频台、国际台柬埔寨金边调频台和国际台马来西亚吉隆坡调频台。
(5)建设北部湾在线新媒体。完成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媒体的网上链接和托管网络服务器在国际IDC机房,实现分发平台前移的任务。
(6)与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中缅广播影视节目展播周,将译制成缅语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在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播出。
(7)在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媒体合作开办《中国-东盟联播》节目,在上述东盟国家媒体累计播出100多期、每期时长半小时的基础上,增至2小时。
(8)北部湾之声正申请成立东南亚语言译制中心,增加播出时间和播出语种,扩大传播覆盖。同时依托译制中心将中国电影、电视剧、音像、图书、杂志(如中越文期刊《荷花》杂志)及广播节目等译制成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和文字,提供给东南亚国家媒体机构及有关组织使用,同时将以上译制成品上传国际在线、北部湾在线,打造东盟第一网络电子阅读平台,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三、外宣成绩斐然,获各方高度肯定
近年来,北部湾之声外宣成绩斐然。2011年,北部湾之声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先进集体’”。2012年6月,北部湾之声正式列入国家西新工程第五期。201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北部湾之声列入广西“兴边富民”工程。2012年9月,北部湾之声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广西人民广播台北部湾之声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个多国覆盖,线(边境线)域(调频覆盖区域)结合、陆海兼顾、集合调频、新媒体融合互补、边境期刊落地生根的多频率、多区域、多手段、多语种的立体对外传播网。届时,“北部湾之声”外宣广播媒体将成为一个包括短波、调频覆盖与网络新媒体、外宣期刊、境外机构和境外文化传媒公司在内、以传播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增进中国—东盟互信友好为主题的多语种、多手段、全方位、多领域的区域性国际主流媒体。